“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那天布置一些工作,对方是个2000年的小姑娘,我觉得自己很和蔼,也很耐心,不禁想到:女儿也是00后,虽然两人一头一尾,但却称得上是同一代人,而我作为一个父辈,怎么可能不耐心且和蔼。

 

熟悉这篇文章题目出处的家伙,都算得上是老家伙了。

涨姿势的图片

前几天和女儿聊起千禧年,人类文明走过了五千年,有幸在高中时代跨越了一个千禧纪年,在那之后不久,我拥有了人生中的QQ号,彼时它还叫OICQ,因为国外有一个软件叫ICQ,那时以及之后很多年,QQ号的默认签名都是这一句:“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当时,觉得这可真是个奇怪的设置,一个人再懒,怎么可能什么都没有留下?在十七八岁的年纪,觉得这句话很泄气。

 

后来读大学,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上网聊聊QQ是一代人的记忆,很多年过去,我早已不再用QQ这个东西,也多年没有听到上线的敲门声,来消息的嘀嘀声,以及现在已经想不起含义的咳嗽声……甚至,很多人已经从世上离去,那灰色的头像再也不会亮起来。

 

而我现在人近不惑,再想起这个软件,想起那个时代的时候,竟然最感触的是那个默认的签名设置:”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可不是么,我们一生忙忙碌碌,在人海中出现、相逢而终又消失于人海,不过我们懒或勤快,或许最终的结果都是:什么都没有留下。唯一留下的就是我们曾经飞过天空的记忆,而天空早已没有了痕迹。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路过人间,一串背影,一道谶语。

 

也想跟依然年轻的青年人们说几句。珍惜时间,尽管每天都是24小时,但25岁的一天跟35岁,45岁的一天,长度真的是不一样的。

 

25岁的时候,一群年轻的伙计们喜欢凑在一起喝酒吹牛,比谁更惨,然后比一圈儿下来,发现谁都没有那么惨;当你35岁的时候,一群老伙计盼望着可以有空凑在一起喝酒聊天,说着自己还好,不算太惨,然后大家发现都不再比惨了,却又仿佛人人都过得惨兮兮的,有的肚子有了,有的头发没了,最惨不过的就是大家已经不再年轻,没有什么是比这更惨的事儿了。

 

一生从来没有算计过别人,到头来却被时光给算计了。

 

25岁的时候,可以花很长的时间去走路发呆看电影吃饭睡觉,然后一天还是很长,最关键的是不慌,来日方长嘛。一晃十几年过去,当你过了35岁的年纪才发现来日说来就来,一点都不方长。

 

35岁不管你是拖家带口还是孑然一身,都一定忙忙碌碌地活着,生活方式不管如何迥异,都不过是忙碌的同形异构体。时间成了最稀缺的玩意儿,变得不敢花很长的时间去走路发呆看电影吃饭甚至睡觉,叫醒自己的有时既不是闹钟,也不是梦想,而是焦虑。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很有意思,一个女生问:为什么那个追我的男生追到一半突然不追了。

 

我在想,这个问问题的姑娘大约二十五岁甚至更小的光景吧,在你这个年纪,你当然会疑惑,一个年轻的男生怎么追着追着就放弃了?他有着大把的时间,闲得蛋疼,白天那么长,夜晚那么凉。

 

但是对于一个35岁的人来说,那有那么多工夫去盘算感情,白天那么忙,夜晚那么困。这就难怪说很多略微上了些年纪的男女会喟叹难以遇见爱情,这很正常,爱情是要有空的,这个忙乱的现代社会,三十几岁的年轻人很多时候没空拥有爱情。世上很多事物可以速成,可以外送,可以雇佣,而感情,唯独不行。

 

过了35岁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于称自己是中年人了,有些姑娘甚至已经称自己为老阿姨了。一边对自己不友好,一边对自己下狠手,通过勤奋地学习让自己远离空虚,感觉充实地活过了一天又一天。手机上知识付费的APP从知乎到得到,从喜马拉雅到混沌大学,从薄荷英语到樊登读书,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我想讲一个故事,蛮有意思。

 

有一年我从山东老家乘火车回上海,有两个大妈坐在我的旁边,从穿着打扮长相气质气息上可以准确判断是山东老乡无疑。我因为有心事,就像天花板一般地沉默着,她们两个很快便开始在寒暄的边缘试探,这是中国大妈的自带属性。

 

她们分别使用了各自的方言交流,专业地开场,恰当地探询,精准地利益呈现,如若你是一个外地人(山东之外),你或许感觉他们讲得都是山东话,但像我这类土著,一耳便听出了那因为微秒的顿挫抑扬之前的差异造成的沟通流畅性上的违和感。

 

这两个来自中国山东的大妈,都在上海给各自的孩子带了五年以上的孩子。突然之间她们来了一波高能操作,把我震惊得无语凝噎。

 

他们为了保证谈话的流畅性,竟然就此开启了长达数小时的上海话对话。

 

没错,是两口标准地道的:上……海……话

 

从她们的谈话中确认两位大妈来上海都不超过十年,我除了震惊更多的是反思:我们喊着一定要好好学英语,也要超过十年了吧?

 

我相信你已经知道我要说什么了。年轻人,在这个时代,大妈抛弃你的时候,从来不会跟你打招呼。

 

是的,我想聊聊伪学习,伪努力,伪勤奋。不是所有的app都可以骗过自己,感动自己,35岁的一天很短,更应该倍加珍惜。

 

什么是伪学习,伪努力,伪勤奋呢?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具有仪式感的手段让自己觉得很充实,很努力,很勤奋,朋友圈晒图,微信群打卡,健身房自拍……但是到了年底发现英语没学好,体重没减少,听了100本书,1本也说不上来……

 

用小米雷军的一句话来说:请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当然,上面所说的人中,也算我一个,我现在懒到都懒得假装伪勤奋了。

 

倚老卖老地跟年轻人说几句反思,希望通过四点警醒告别伪勤奋。

 

第一,没有难度爬升的勤奋,大约是伪勤奋。

重复让人感到劳累,劳累让人觉得充实,充实让人觉得满足,结果让人失望。没有技术含量的重复,是体力上的辛苦来麻痹精神上富足。以前做销售时有位哥们儿,每天如果提前完成了工作一定是不肯提前回家的,务要在特需门诊前的皮椅上坐到天完全黑下来才起身回家,他告诉我说这样做令他感觉充实。

 

第二,没有反思总结的勤奋,大约是伪勤奋。

 

听了那么多的书,那么多的app课程直播,那么多的跨年演讲,那么多的罗辑思维,那么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我们的人生,为什么?

 

因为如果知识没有经过反思总结,听过便只是一个伪勤奋的动作,而不是学会了这样一个结果。正如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

 

牛吃下草,存放在胃里,然后慢慢反刍,这是一个反思总结食粮的过程,我们经常说,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应该修正为: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拉出来的还是草。因为只有那些反思总结过的草才变成了奶。

 

第三,没有高效输出的勤奋,大约是伪勤奋。

 

我们在朋友圈里晒出来的永远是自己每天打卡勤奋地输入了多少,而从来忘了检视自己一年到头到底输出了多少。

 

没有高质量、高产量输出输入都是伪勤奋,都是耍流氓。

 

第四,没有痛感快感的勤奋,大约都是伪勤奋。

 

No pains, no gains.

 

就像健身房中的你我,自拍一张流满汗潜水的脸庞非常容易,却知道只有让自己的肌肉有微微痛感,才能真正地有所实效。

 

无痛的,大多无用。

 

没有痛感的勤奋,换不来具有快感的收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