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读后

这本书的全名是《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作者阿图.葛文德。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早在2017年的时候我就被推荐看过这本书,但是很遗憾,当时看不下去,已经看过的部分也毫无印象。

涨姿势的图片

直到最近跑步的时候收听Steve老师的关于这本书的播客,才让我重新阅读这本书。世事变迁,到现在,再看这本书,我越发能尝试去理解身边的老人们。

 

葛文德自己就是个医生,他在书中主要讨论了三大话题:临终医疗、护理和养老。他所讨论的案例都是发生在米国的,而且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情况,案例中尽显无奈、痛苦和真实、沉重。

 

关于养老,社会上现在越来越能接受的,趋向于主流的养老方式,是各种养老院,听起来非常美好。需要照顾的老人们聚在了一起,被养老院里的工作人员很好地照顾着,不愁吃穿。但是老人们为什么偏偏都对养老院厌恶甚至愤怒?因为养老院以及各种疗养院的模式,只是为了满足儿女们的期待而出现的,为了让做子女的心理上得到安慰。但对于老年人本身而言,他们从此过上了被支配的生活,要按照别人制定的规则进行一日三餐,何时该吃饭,何时该洗澡,何时出门遛弯,全都是被安排的。没有了自己的隐私,更没有自主权。

 

当然,既然有这样的诉求,自然各种养老机构也在相应地改变。一些创新的项目被推广,给予了更多的自主权和隐私空间,更符合老人们本身的期待。情况总体来说在变好。

 

关于护理和临终医疗,书中的一段话非常震撼“衰老是一系列的丧失。凭着运气和严格的自我控制(注意饮食、坚持锻炼、控制血压、在需要的时候积极治疗),人们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掌控自己的生活。但是,最终所有的丧失会累积到一个点,到这个点时,我们在身体上或者精神上没有能力独自应付生活的日常要求。由于突然死亡的人减少了,大多数人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身体太衰老、太虚弱而无法独立生活。我们不愿意思考这种可能性,结果,大多数人都没有为之做好准备。很少有人在已经太晚、来不及采取任何措施之前,哪怕稍微想一想,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该如何继续生活。”

 

包括你我在内的大多数人,为未来变得需要帮助时该如何继续生活这个问题考虑过吗?

 

坦白说,我并没有。之前考虑过最极端的情况,突然离世的情况下的后事交待。但是如果是因为年龄因为突然的疾病而导致存活着,但是身体失能,必须依靠他人帮助才能生活的情况呢?光是敲下这些文字都让我一个激灵,后背发凉。

 

立马就联想到我的公公,他从去年8月中旬开始,就是突然陷入了这种极端的状况当中,这接近一年的时间里,对他本人,对我婆婆,对我们这些家人们,都是极为痛苦的考验。

 

身在其中的我们所有人,没有人愿意去触碰和正视现实,只期待着做好自己眼下能做好的一些事,剩下的,真的只能交给时间。这也是我一直都希望公婆能放缓节奏,安心生活的原因,眼下的日子虽然不能说有多好,但是至少最黑暗的那一段已经过去。只要不天天想着立刻马上就见神效,那慢慢来,就能达到快的恢复效果。可现实却是,我们变成了时常要打假和斗三无、传销产品的人。

 

说回到书本身,书中有探讨,如果是到了最终的阶段,生命在可预见的时期之内即将终结,那么,你是愿意在医院接受各种积极治疗,还是愿意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和氛围中,了却自己的一些愿望?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例子,明显是偏向于选择后者的,这也才是临终关怀的立足点所在。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保留尊严和体面。

 

在我们这个社会氛围当中,谈论死亡被视为不吉利。但是避而不谈死亡这个终极命题,总会让我们留下诸多遗憾,也会让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活着。

 

幸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情况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因为我们知晓,不管谈不谈论死亡,它都始终是每个人无法逃避的终点。大方地探讨这个话题,会让我们不留遗憾地活着,助力我们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痛苦是真实的,真实的人生无法回避承受诸多痛苦,但是我们仍然还是有选择,选择如何去理解和看待痛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最好的告别》读后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