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万历十五年》,发芽苗

1

昨天看完《万历十五年》,虽然就像看了《大明王朝1566》的续集,感觉有些人物更立体了,但毕竟书本比电视涉及的东西仍然更深奥一些,特别是讲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的那章。

总体而言就是大明王朝高度中央集权式的完全依靠四书五经的道德教化统治,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随着文官集团的日益庞大和稳固,已经把帝国拖向了一种任谁都无法力挽狂澜的危机。

在这种依靠道德而非法制的体制下,文官集团就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假道学真获利的现象,他们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盘根错节,就连万历皇帝都受他们左右牵制制约,难得自由,导致在他执政后期消极怠工。

所以最后不管是张居正大刀阔斧式的强迫性改革,还是是申时行调和矛盾式的温和性施政,最终都难以力挽狂澜。

而海瑞和李贽,想仅凭一人之力对抗如此庞大的官僚体制,也注定只能是悲剧,因为帝国当时没有可以让他们生长壮大的土壤,因此也只能是发芽而已。

包括戚继光的军事革新,在这种重文轻武的体制下,也自然只能以失败告终。

正如此书结尾所说:“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使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黄仁宇这本书之所以好看,就在于他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大历史观,跳出了中国人自己书写历史的局限,仿佛是站在宇宙之上来俯瞰历史,俯瞰整个王朝的兴衰,正如高明的医生做病理分析一样,深刻剖析了帝国制度的种种病灶。

但是所有的认知都有局限性,那就是局限于当代的科技文化理论等等因素,所以我们现在认为正确的,换个时代可能就是错误的。

读罢此书,虽然还是云里雾里,似懂非懂,但它却给人的思想开了一扇全新的窗,也不啻为一道精神盛宴。

2

精神盛宴再美,也得先满足口腹之食。

两天没做核酸了,今天应该要做了。

昨天有些防范区的居民出门采购了,有的地方人流如潮,超市的很多东西还是一抢而空,报复性消费来了。

我们小区依然还是不能出去,虽然已经是管控区,但下楼逗留还是会被志愿者劝回。

昨天晚上泡了仅有的一点绿豆和黄豆,把之前买的芽苗筐重新清洗整理出来,把泡好的豆子铺上去,准备发点芽苗,即可以吃,还可以让室内有些生机。

而朋友给的小葱,做花卷也只用了葱叶,葱白留下来,又栽上了。

这时候是真羡慕有院子的人啊,虽然不能自给自足,但至少可以补充一下,还能在院子里侍弄一番。

其实想解决这个问题也容易,回农村老家即可,但是又放不下大城市的资源和各种便利,以及工作机会,特别是目前孩子还在读书,所以更是不能朝三暮四了。

看来,矛盾无处不在,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鱼和熊掌想兼得确实很难。

涨姿势的图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读完《万历十五年》,发芽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