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畏难情绪

plus写作的第四周,大佬杰说“第四周的题目就是自己找一找前三周里面,还有哪个想写的”,我想来想去,还是将目光盯在了情绪上面。因为情绪对我们的行动影响太大了。

涨姿势的图片

这次的切入点,还是跟装修有关的。装修完工之后,家具家电陆续入场。昨天,也就是五一节,我和队友一起去电器城买冰箱和洗衣机。去之前,我们先到房子里再次核实了预留的冰洗位置的尺寸,得到的结论是,冰箱可以随意选,洗衣机需要选择比常规尺寸偏薄一点点的(常规的一般是60公分,我们可以选择55公分以内的)。

 

趁着五一优惠活动,我们很快就确定了心仪的产品。店家约定下午送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最关注的问题,就是预留的位置要能够契合,不能超过。但并没有预见一个细节:它们能否顺利进到房子里。

 

这个细节在下午的第一通送货电话时,就被送货师傅提出来了。他问我们家是条楼还是电梯房,在得到“条楼”的答复之后,师傅一口断定“你们小区楼道太窄,上不去,要不然你们就申请换型号吧”。

 

我们分析,这是师傅的畏难情绪上来了,事情是一定可以做成的,只是会相比其余的送货过程多费一些劲。队友和师傅沟通,我们都已经付款了,要换货就意味着还要跑一趟去选,麻烦师傅给想想办法,一定有办法的吧?能不能在楼下把冰箱拆开,再上楼?

 

师傅听完,说这是目前来看唯一可行的办法。师傅还特意再上楼查看我们家的门距,说不只是拆开冰箱的外包装,还得拆下冰箱门,就可以确保进得去了。但是这必须专业的售后人员才操作,他只负责搬运工作。

 

于是我联系卖家说明情况,请她安排售后上门。后来等了一个半小时,售后工作人员来了,在楼下花了半小时拆卸,我也跟着上楼下楼跑了几趟把冰箱的隔层先行搬运上楼。不到50级的楼梯,两个师傅加我,用了20分钟,才到房子里。

 

整个儿过程确实是不容易。搬运师傅走的时候还一再说明“你们家的这种情况,属于我送货最害怕遇到的了。实在是太费劲了”。我再三地感谢师傅。其实按照师傅的说法,如果符合标准的能直接上楼的那种冰箱,大概也就300升的容量才符合。队友说的,如果买300升的,那我们家还不如干脆不买冰箱了呢。

 

这当然是气话,站在我们的角度考虑的话,我们肯定倾向于大容量的冰箱,才能满足实际需要。站在师傅的角度来考虑,师傅只盼着每一单都顺利地运送到位,并且不要出现太多类似我们家的这种情况。师傅说他随车带着的上楼机,完全施展不开。

 

另一个师傅的情况也是类似,洗衣机到了以后,师傅的上楼机只能派得上用场3段楼梯,另外2段,是我俩配合,合力抬上去的。这个师傅看到楼下等待售后的大冰箱,头摇的像个拨浪鼓,“不行不行,绝对上不去的,别费劲了”。

 

工作中的畏难情绪是很常见的,它让我们选择本能地拒绝,甚至是对抗。而实际上,开动脑筋,并且行动起来,不论再难,也终有完成之时。

 

而且经过这一遭,其实大件商品的销售商,完全可以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根据送货师傅的反馈,更新本市范围内的小区分布图,把不符合大件直接上楼的老旧小区标注出来,并且更新入库,一旦出现目标楼栋的消费者,提前告知他们由于上楼的劳动强度过大,工序复杂,需要加收一点合理的辛苦费(当然,多家竞争的结果,最终就会出现有人愿意免去这部分费用,争取成交。现有的诸多规则,也正是多年博弈之后的结果。但这是一个方向,人工费用趋向于越来越高,最终也难免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昨天的电器城已经看到空调店家用个大白板详细列了不同的安装难度需要加收的相应服务费)。同步安排售后人员也及时跟进。

 

这是我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看到的服务改进细节。情绪的背后,情绪的本身,都可以延展开去,找到一些改进工作和生活的方法。

 

至于我自己,我花了钱购买东西,最终是要它们出现在该出现的位置,便利我的生活。遇到困难,我也会想办法鼓励师傅们克服困难,用他们的专业,服务我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浅谈畏难情绪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