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文字的温度

新学期的教研和评课工作安排的很密集,班主任工作更是应顾不暇,于是能够静下心来去深入文本,感受文字,变得有些奢侈。今天,刚好有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所有语文老师坐在一起教研《回忆鲁迅先生》,听教研员的专业解读,收益颇多,也引发我无限遐思。

《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情感细腻的独具一格的回忆录,萧红带着她独特的女性视角,为我们还原了一个人世间的鲁迅,充满人情味儿的鲁迅,接地气儿的鲁迅。当我带着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去触摸这篇文字的温度时,学生们的举动让我哭笑不得,他们很天真用手摩擦着书页,摸了摸文字,惹得我内心百感交集。

回想求学的岁月,我也不知从何时起开始学会了感受文字的温度。

涨姿势的图片
第一次引导我去打开阅读之门的是母亲。那时课外读物很贫瘠,村里的小学是没有图书室的,也许是后来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才潦草的采购了一批浅显易懂的书籍。身为教师子女的我从此有了便利条件,可是无限次的去读书。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知道原来除了作文选之外还有《安徒生童话》《成语大全》《脑筋急转弯》等有趣的书籍。它们为我的童年添加了更多的五彩斑斓,也奠定了我对语文坚贞不渝的热爱。文字像母亲的臂膀一样温暖了我。

初一时,语文老师是位特别精致的中年女人,她的眉纹的特别细,瘦脸,身材娇小,每天都画着精致的妆容,穿着精致的衣服来上课,活像从民国时期画报里走出来的人。她的音色很有感染力,特别是她朗读课文时,有种能穿透心灵的魄力。印象最深的就是她读《天上的街市》,那摇曳的身姿和求知的渴望碰撞,让我忍不住闭上了眼,耳畔听着她柔和却又不失力量的嗓音,脑海里开始绘画那一幅幅天街景致。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也许那时的我并不知道为何诗人改编了牛郎织女的故事,但我知道那是我第一次领略现代诗歌的美,那是文字散发的高雅的清冷的温度。

初二的语文老师是位四十左右的先生,头发的稀疏暴露了他与众不同的学识,他身上所散发的文人气质是我求学之路上再难一见的。先生说话从来都是不急不躁的,走路也特别的悠然。我最期待的就是每周的作文课,因为课前先生会讲会儿故事,《西游记》《水浒传》等在我看来实为难读的文字,没想到从先生口中说出,竟有了奇异的趣味。他说话的样子不像鲁迅的老师寿镜吾先生那样读书时会“拗过去,拗过去”,他有自己擅长的语气和腔调,代入感特别强,后来我才意识到他是在模仿说书先生,故意而为之。正是因为先生别样的解读名著,我才知道原来书页上的文字是活的,是会说话的,是有人情味儿的。

初三的语文老师是我最不满意的一位。他身上永远覆盖着呛人的烟味儿,从他嘴里讲出的文字总有种郁郁不得志之感,所以我不爱听他的课,总在他看不到的角落自己看书。那时也不管是不是课标内的,有了书就看,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痴迷于做摘抄。甭管理解不理解,只要觉得这文字写得好就抄,抄的多了,仿佛也能记住一些。偶然间的一次模拟考,试卷上出了一道课外古诗词,居然恰巧是我摘抄本上积累过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晚上讲题时,除了我,全班没有一个答对的,老师很惊诧我怎么会背高中课文《滕王阁序》里的诗句,我只默默地说了句:“我喜欢做摘抄,碰巧有这句。”他表扬了我的用心,从此对我也开始刮目相看。但我始终觉得那是因为诗句本身的魅力吸引了我,让我看到了会发光的文字。

高一的语文老师是位身材高挑的温柔女人,她的嗓音没法儿和初一的精致语文老师媲美,但她温和的态度却很想让人亲近。她带领我们学习海子的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深深地被这位忧郁的诗人吸引,渴望去读更多他的诗句。但在那个网络使用并不便捷的年代,搜索只能通过电脑,我只好求助于老师。下了课,她抱着课本和我站在楼梯间说话,“没问题,来我办公室吧,那里应该能查到他的诗。”她爽朗的应和声让我兴奋不已,随后我虔诚地跟着老师的步子去办公室找诗。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本子上抄了很多,我明确地感受到文字给了我炽热的力量。

高二和高三的语文课是由一位敦厚又有骨气的男老师担任。他的授课风格特别随性,总让我忍不住想起他可能是豪放派的代表,所以认为对于婉约派的诗趣他是不懂的。而那时的我偏偏更加喜欢婉约派的诗风,摘抄本里没少出现李清照和柳永的词。直到我们学习了《氓》“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老师说女生应像《氓》中的女子一般,敢爱敢恨,好聚好散。不要全部相信男子的承诺,因为女子一旦陷入感情很难逃脱。这篇文章道尽了感情失意的我所承受的心里折磨,我第一次嚼到了文字的酸苦之味。

后来的日子,没有了课标和考试的束缚,读的书越来越繁杂,心也变得越来越难沉静,文字反倒有些像生活的酸甜苦辣咸的混合口味。

如今,我以语文老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对着我的学生,向他们传递我对文字的解读,期许他们也能从中摩挲出自己所感受到的文字的温度。也许他们的感受还有些生硬,也许他们的心境还不够沉稳,但我相信,文字的温度是可以被感染的,终有一天,他们的手心也会触摸到文字的温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触摸文字的温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