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还有灯笼的容身之地吗?

晚上吃过饭,在小区转悠消食。
一抬头,看到有户人家在阳台上挂出了红灯笼。
阳台在设计中原本应该是敞开胸怀的,以便让阳光能最大限度地照射进来,最好还能穿过一层玻璃,再把温热和光亮送进里边的客厅或者卧室。可是在装修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阳台封了起来,阳光就只能尽其所能穿过阳台玻璃,勉为其难地把大打折扣的光热送进阳台,至于再里边的客厅或卧室,就成了强弩之末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涨姿势的图片
透过玻璃,我看到阳台狭窄的长条空间里一左一右挂着两个大红灯笼。不用猜,这两个灯笼一定就挂在晾衣架上。两个灯泡从屋顶各通过一根电线垂下来,垂进灯笼里边,电灯光就穿过薄薄的大红色细纱,散发出晕红色的光。
这两个灯笼,我怎么看都觉得阳台这个空间对它们来说太憋屈了。
可是,就是这两个灯笼,一下子让我意识到年还不算过完,正月十五的灯节还没到呢。就算是很不地道的电灯光,还是能让人多多少少感觉到一些节日的喜庆的。
过年回老家,从小街的这头走到那头,几乎家家户户门口的屋檐下,都垂着两个大红灯笼。大白天,灯笼素面朝天,本色出现在天光底下,里边没有点亮,就如同人没有化妆似的,它就静默地挂着,可看起来也足够惊艳了。这大红色的灯笼,还有上边描龙画凤的图案,加上底下垂着的金黄色的穗儿,再配上下边红纸金字的春联,红彤彤地透出节日的气息。没有这些红色的点缀,年味不知要淡多少呢。
如今最常见的灯笼是那种古老的普通的圆灯笼,用竹篾子搭好骨架,外边糊上红色的细纱或玻璃纸,纱上玻璃纸上还要印上各种各样好看的图案,看起来金碧辉煌的。
这已经是进阶版的灯笼了。
早先,圆蛋蛋灯笼异常朴素,外边糊的都是红色的皱纹纸。这种古早的灯笼中间会有一个摆放蜡烛的装置,可以在灯笼中间上下的两个空洞中移动。点蜡烛时,把灯笼抽出来,点上蜡烛之后再套回去,烛光就在灯笼里边摇曳生姿了。
给灯笼点蜡烛可是一件技术活,稍不小心灯笼就被烧着了。为了确保灯笼安全,选择蜡烛就很重要:烛焰最好要小一些,这样才比较安全;如果烛焰太大,容易燎着灯笼上的红色皱纹纸,捎带着连灯笼的竹架子也会噼里啪啦地烧起来,一个灯笼就这样化为了灰烬。
图片我总觉得,淡淡的烛光透过红色的皱纹纸,朦朦胧胧,只能勉强让眼皮底下一小块地儿摆脱黑暗,这才是灯笼该有的模样。
如今的灯笼,再也不用点蜡烛了,里边全部吊上了电灯。再留恋传统的人,也不得不接受这种变化了。
还有一种虽古老看起来却现代时髦的灯笼是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宫灯。
宫灯顾名思义是皇宫中用的灯,现在也早就走入寻常百姓家了。宫灯以细木为骨架,镶上绢纱和玻璃,还在外边绘上各种图案,像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等,看起来很是雍容华贵。
如果说普通的圆灯笼像是小家碧玉,那宫灯就是大家闺秀了。
宫灯最大的优点就是用完后可以折叠收起来,第二年打开装好能接着用。前边的圆灯笼也能收藏,但就是太占地方了,不方便。
图片挂上灯笼后,每天晚上,天光暗下去的时候,灯笼里边的灯泡就会亮起来。早上,天光还没大亮时,灯笼也会亮上一阵子。任何东西,只要成了气候,就会产生一种美,让人沉迷其中。比如整整齐齐的小街两边,家家户户都亮着大红灯笼,这就是喜庆,这就是节日气氛,这就是中国人基因中的感觉。
在老家,这种大型灯笼都是循环使用的。从前只在元宵节前后才挂,现在除夕当天就挂起来了,很多人家会一直挂到正月底。
风水上居然说灯笼不能重复张挂,管它呢,反正我的老家没有这个讲究。
虽然老家的灯笼也不再完全是我记忆中的模样,但样子还没有大变,阵仗也还在。
我在小区溜达了一圈,一千多家住户,在阳台挂灯笼的人家我也只看到了两户。也许还有人家也挂了,只是这个时段没有点亮,我也就没有发现。
但不管怎么说,城里的生活让灯笼失去了立身之地,它们不得不从人家辽阔的大门口屋檐下边移身到憋屈的阳台,可就是阳台,也没有几家愿意给它们留下一席之地了。
它们早就不得不告别了闪闪烁烁跳跃动感的烛光,接受了死气沉沉毫无生机与活力的电灯光,难道在憋屈的阳台也不能拥有立足之地了吗?
好像也不完全是。
城里的灯笼一年四季都随处可见,路边一挂就是一长溜,每个地儿一挂就是一组,个头比较小,并不是我说的大红灯笼。
在城里过年的时候,也能经常看到大红灯笼的身影,它们大都出现在单位门口。也许在城里,灯笼的命运就是从一家一户走出来,掉头走进千千万万个单位,依然能为人们带来浓郁的节日气氛。
聊胜于无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城市,还有灯笼的容身之地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