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远处蔚蓝天空下”

可以想见,多年来建武学弟一定是被家乡涌动的麦浪撩动着不能自已,当耳边也一次次萦绕着《风吹麦浪》的旋律时,他不能自已地拿起笔来写下了这些真切感人的文字。当我看着这些夹带着麦香和自然气息的电子文本时,也为他的执着和热情所打动,在此写下被麦地乡情触发而涌出的点滴文字……

涨姿势的图片

显然,学弟的散文书写是对正在消逝的乡土中国的深情回眸。打铁、露天电影、说书、赊小鸡、磨刀戗剪子、锔盆锔锅等等传统乡土事物,在他笔下得到了活灵活现地呈现,笔触所及处既幽默风趣又余味悠长,这对于有过乡土经历的几代读者来说,看了这如此的文字无法不产生“与我心有戚戚焉”的心理反应,仿佛让人重归那段贫瘠而又不失温情的乡土岁月。表面看来写的均是发生在乡土之上的“物事”,或者说只是一种乡土阅历,但这类物事因为灌注了作者流动丰盈的情感,复以隔了悠悠岁月的回忆的透镜,如此看过去,便成为一种“情事”,一种透着亲切的泥土味道、散发着温暖的光晕的心灵史。而有关乡村物事的闲谈,也就成为关涉乡间情义的絮语……从另一层面说,这实质上传递了前现代的、非商业社会的传统乡土待人接物、行事取舍的礼俗、范式,而其中就有一种“推己及人”的情义蕴涵,或者说人际连接方式。如在《赊小鸡》中他写到了那个年代独具特色的销售方式——赊销,作为异乡人的商贩允许乡亲们先将鸡雏赊回家,然后等到秋后有钱了再结算,而乡亲们也十分讲究信用,绝无赖账之情事。这对有过那个年代乡土经历的读者来说,此一情景自然并不陌生。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书写为那个年代定格塑形,成为让人久久回望且也不免久久回味的乡土景象。再如写锔盆匠“老全头”对残缺物件透露出来的爱惜,刻画了铁匠老鲁与乡人们迎来送往、和睦相处的乡村故事,传递出因情结缘、以情相系的人际交往范式,投射出一往情深的浓浓味道。

 

另外,他所描摹、回忆的乡土风物濡染着浓郁的胶东乡村民俗色彩,比如对即墨大鼓书、柳腔、胶东面食的深情回忆,对金口古港口、李氏庄园和凤凰古村演变的交代,整部散文所营造的那种浓郁的地方性,不但可以构成地方史志的文学演义,提供重要的人文补充,而且可以抵挡狂飙突进的现代性所造成的日益同质化的美学现实,这是地方性书写的意义所在,就此而言,作者立足当下对以往的深情回眸也就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姿态,而是对无可遮挽逝去的传统乡土时代的一声叹息……

阅读建武学弟的散文,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流利鲜活而又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初读时或许觉得文笔少有书面性的雕饰,其文学的感染力可能不会那么强,然这种感觉和顾虑很快便会在他设置的闲谈语体中消弭。因为他的写作,预想中的读者就坐在对面,过程中他将各类乡土事物讲述得趣味盎然,引人入胜,让人觉得乡村风物就应该如此素朴清淳,而文风也只能一任自然的搭配,让人感到追求书面性的雕饰反而有矫揉虚饰之态。自然风物、乡土故事,清新活脱,引人入胜,而语言也在清新自然的流动和回味中具质成形,成为日常存在的表现形式。这或许就是乡村世界难以忘怀的一种自然美学,作为读者,我们是应该欣悦并给予赞赏的。

仅仅一点阅读的愉悦,一点感想,写出来权作学弟大作的小序而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爱,在“远处蔚蓝天空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