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替罪羊”一词的来历吗?

上网课时涉及到《孟子·梁惠王上》中“以羊易牛”的故事,二班马若涵打出“替罪羊”一词和大家互动。当时因时间关系,我没有就此展开,今天就追究一下“替罪羊”一词到底是怎么来的。

《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齐宣王坐在朝堂之上,有人牵了一头牛从他面前走过,他问道:“你牵这头牛要干什么啊?”牵牛的人回答:“用来衅钟。”“衅钟”就是一种宰杀牲口、用它们的血涂在刚铸好的大钟上的仪式。齐宣王不忍心无辜的牛受死,又不愿意废除“衅钟”仪式,就让人用羊来代替牛。
这就是“以羊易牛”故事的出处。今天我们用这个词比喻用这个来代替另一个,和原始意思倒也没多大出入。
以小易大,见牛未见羊,这是只看到量变,而忘掉了质变。我们看这个故事,都会觉得它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所谓“仁术”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不过,孟子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的。他认为齐宣王能以羊易牛是有慈悲心的表现,凭这一点就可以行仁政统治天下了。
那么“替罪羊”一词最早是不是就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一文呢?也不一定。往前追溯到殷商时期,当时有所谓“人祭”的恶习,就是用奴隶献祭,这在以后的考古中已经被大量证实。当时,殷人的敌人羌人被大量地捕杀用于祭祀,而羌人的图腾就是羊。随着羌人的反抗,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祭这一制度逐渐被取缔,慢慢地演变成用他们的图腾羊来替代,这有可能才是“替罪羊”最初的出处。
殷商时期,羊是被使用最多的祭品,是名符其实的“替罪羊”。替人受罪的羊不是可怜虫,而是神圣的,它们是代人受过替人赴死,所以董仲舒才会对羊在临死前的表现大为称赞:“执之不鸣,杀之不谛,类死义者。”
这是“替罪羊”一词的本土出处。
涨姿势的图片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替罪羊”来源于古犹太教。
古犹太人把每年的七月十日(即:犹太新年过后第十天)定为“赎罪日”,并在这一天举行赎罪祭。仪式是这样的:通过拈阄决定两只公羊的命运,一只杀了作祭典,另一只由大祭司将双手按在羊头上宣称,犹太民族在一年中所犯下的罪过,已经转嫁到这头羊身上了。接着,便把这头替罪羊放逐到旷野上去,即将人的罪过带入无人之境。最后,再把那赎罪的羊烧死。
“替罪羊”一说由此传开。
这种说法源自一个宗教典故。在基督教的《圣经》(《旧约》)中说,有个叫亚伯拉罕的人,99岁才得了一个儿子。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叫他带着他的独生子以撒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并把以撒杀了作燔祭(用火烧全兽作为献祭),献给上帝。正当亚伯拉罕要拿刀杀他的儿子时,有个天使阻止了他。天使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前面林子里有一只羊,你可用它来‘祭献’上帝。”于是,亚伯拉罕便把小树林中的那只山羊抓来杀了,代替他的儿子作了燔祭。

不管“替罪羊”是来自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是舶来品,这个其实并不重要。世界各地都习惯用“替罪羊”来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我们汉语说“替罪羊”,英语里也专门有“SCAPE-GOAT”(替罪羊)一词。在这一点上,语言倒是跨越了国家人种的局限,达成了某种统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你知道“替罪羊”一词的来历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