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都像你该多好

上网课马上就一个月了。
对高三老师来说,这么漫长的时间只能以一种没有经过时间考验的方式来组织高考复习、完成教学任务,心里一点不忐忑是不太可能的。
可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这已经是疫情背景下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教学模式了。

涨姿势的图片
昨晚晚辅导之后,白语馨通过微信问了两个小问题,也就简简单单几句对话,让我有了莫大的安慰。
她是这么说的:今天复习了文言文断句之后,我感觉比平时做题的正确率高了很多,所以还挺开心的。
听到这样的反馈,哪个老师能不心花怒放呢?
文言文断句这个知识点在高考中占3分,如果昨天我们的复习能让七八成,不,哪怕只有五六成的同学能像白语馨一样感到对这个知识点很有把握了,那我们的复习就是有效果的,而且效果还不错。
因为要达到白语馨这样的效果,单靠我隔着屏幕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得屏幕那边的学生认真配合,先得听明白了,掌握方法之后,课下再主动复习一下,避免回生,最后再做些题来消化巩固一番,这样才能保证效果。如果偷懒,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当然,如果你古文阅读能力足够强,所有的方法其实都是多余的,可惜绝大多数同学是没有这个底气的。
白语馨是个真正用心学习的学生。
复习文言文时,我们是从对教材内容的梳理开始的。有同学不以为然,觉得已经学过了,没多大必要再过一遍。我用高考真题做例子,说明考察中重要的知识点,都能从课本中找到依据。这课内课外一联系,很多同学才发现自己对课文内容相当陌生,更别提还要从课内迁移到课外了。
明白这一点,和把这个问题真正解决了,根本就是两码事。白语馨就是下决心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的学生之一。
图片她真的是认认真真地把教材中的所有文言文都重新过了一遍。那时候还没有疫情,教学还都正常。她在重新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都能及时询问,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似是而非的小点。
那段时间,她经常拿着课本来问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能知道自己不知道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能力,很多人其实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你不主动问他,他以为自己都清楚;当你问他时,他才发觉自己很多地方都不明白,但他做不到举一反三,还是找不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学习非常被动。
不久,她就拿着课外资料来问问题了。除了大家一起做的练习,她要比一般同学多做不少。
那个时候她是这么说的:以前看到课外文言文,整个都是云里雾里的,现在似乎一下子开窍了,基本都能看明白了,没多大问题了。
这个质的飞跃中间,其实并没有隔多长时间。
白语馨是那种老师都很喜欢的学生。心里有数学习积极主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她还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班干部,工作能力还很强。
除了学习,我脑子里还能清晰地浮现出她戴着牙套自信的笑脸,她在大家做眼保健操时站在教室前边检查时的认真模样,运动会时跑前跑后给运动员拍照的身影,家长会时帮助班主任接待家长忙前忙后的样子……
有时我甚至觉得,作为语文老师,我和她应该是有些缘分的,不然她的名字里边怎么有一个“语”呢?“语”字入名毕竟不算很常见吧,不像“玉”“雨”“宇”“羽”“瑜”“毓”……甚至“豫”这么司空见惯吧。

后来就疫情了,学生只能在家里上网课了。虽然我说过有问题随时问,但真正来问问题的同学其实不算多。还是上边说过的原因,有人是根本找不出问题;也有人可能千疮百孔,问题太多,都不知道从何问起,也就干脆不问了。
白语馨问过几次,也不算频繁。她会用不同颜色的笔在语段中做出标识,再把语段拍下来发给我,然后询问某个地方到底是怎么回事。期间我们还得打字交流。我就猜也许现在这种隔空的询问方式加大了问问题的难度,起码比以前更费时间了,这大概就是她现在也问得少的原因吧。
昨晚的交流才让我觉得不是,她无意中说的一句话让我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现在做文言文的时候问题越来越少了,基本都不用问您了。
还有比听到这样的话更让我喜悦的吗?
如果班里的同学在学习方面都能像白语馨这样要求自己,那该多好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如果大家都像你该多好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