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在眼中还是在心里?

我们都熟悉这么两句话:一句是看景不如听景,一句是距离产生美。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千里迢迢费时耗力花钱实地造访还不及听人家说上一阵吗?难道零距离亲密接触反倒感受不到风景的美丽,非得隔上一段距离才能让美产生吗?
这两个说法看起来没有道理,有点费解。
其实不然。
涨姿势的图片
当你去过一些地方之后,你就会觉得这两句话讲得很有道理。听景时,我们听的不只是风景,还有说景人的见识、才情和他投入其中的情感,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在听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在自己的头脑里重新创造了一个美丽的世界。这个世界,绝对超越了那个具体的风景本身,所谓此景远非彼景。
当你身临其境时,听景时的诸多感受就消失了,只剩下了眼睛所能看到的这一小部分,那就难怪很多人都会失望了。
从书上看到的景和听人说景异曲同工。
如果一个人不是通过语言把眼中的景说给他人听,而是通过文字把眼中的景再现于纸上,效果也是一样的。
如果一个人能把普通平凡的东西写得美不胜收,这是那人的本事,而不是景的能力。这样的美景是作者心中的美景,而不是真实存在的美景。眼中有美景也许还不够,更关键的是必须心中有美景,文人的笔下才会有美景。
苏轼就是这样一个人。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
黄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苏轼暂时住在定惠院。这个小寺院坐落在林木茂密的山坡上,离江边还有一段路。他和僧人一同吃饭,午饭与晚饭后,总是在树下散步。
在雨天,东坡睡到很晚才起床,近黄昏时,散步很久,在起伏不平的东山麓漫游,在庙宇、私人庭园、树阴掩蔽的溪流等处,探胜寻幽。有时也和朋友一同到长江两岸的山里游玩。那一带丘陵起伏林木茂盛,乡野风光如画。南岸有山,耸立在湖溪交错的平原上。
关于这种情形,他写了不少极其可爱的诗。
后来,苏轼一家住在临皋亭,此地因苏轼得名。苏东坡给友人写信道:“寓居去江无十步,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江南诸山在几席,此幸未始有也。”此地风景之美,主要还是来自诗人的想象。
他对那栋夏天对着大太阳的简陋小房子,情有独钟,别的旅客一旦真看见,十之八九会失望的。后来,他在那栋房子一边加了一间书斋,便吹嘘说:他午睡初醒,忘其置身何处,窗帘拉起,于坐榻之上,可望见水上风帆上下,远望则水空相接,一片苍茫。
临皋亭并不见得有多么值得夸耀,风光之美一半在其地方,另一半则在观赏风景之人身上。苏东坡是诗人,能见到感受到别人见不到感受不到的美,还能用文字描写出来。他在札记里写道:“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青江右回,重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

苏轼在黄州建了房子,就是有名的雪堂。雪堂的台阶下,有一小桥,横跨一小沟而过,若非下雨,沟内常干涸。雪堂之东,有高柳树一株,为当年所手植,再往东,有一小水井,中有冷泉,颇清冽,并无其他可取之处,只是诗人当年取水处而已。
图片你看,总体来说,当年的黄州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就是一个小小的穷苦的小镇而已。被贬此处的苏轼,吃住都没有讲究的资本,甚至干脆成了一个农夫,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劳作才能填饱肚子。可这有什么关系呢?在诗人的眼里,他的住处,他的生活,都大有审美价值,都是可爱的,令人羡慕的。其实,普通人真深入其中,估计会苦不堪言,哪有美可言啊?
可见,美景更多的是在心里。心里有美景的人,眼里才会有美景,笔下才会有美景。
苏轼以一己之力,让黄州这个地方成为了旅游胜地。
他真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风景在眼中还是在心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