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们

人类社会从远古洪荒野蛮时代发展到如今的高度文明,日新月异,进步神速。从最初生存技能的学习到现在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从最简单的基本生存需求、解决温饱上升到到如今的精神追求、宇宙探索,每迈一步都得付出巨大的努力,离不开不断学习、积累。在不断发展中,教师这一职业应运而生,无论教授的是书本知识还是专业技能,也不管被称为老师或师傅,他们都承载着人类前进的知识传播链接,承担着人类进步的使命担当,神圣而光荣。

现在的我们每年都要过很多个节日,春节、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近年还被列入法定节假日,节日氛围愈浓;也有那进口的洋节,圣诞、情人之类,专以商家的营销策略吸睛,颇受年轻人追捧。教师节能被专列为一个节日,足见这个职业的被重视和认可。而每年的教师节前后,耳目之中总被各种关于这个节日的信息填满,这种整体氛围最起码从形式上体现出整个社会对教师的尊重。想起这些年自己所遇到过的老师们,岁月早已模糊了他们的容颜,时间流逝也早将相处时的细节抹平,而记忆深处永远都有他们的存留,那是心底最深处的底片,永不褪色。

涨姿势的图片

我的学生生涯自小学一年级始,之前只在家随父母学过些简单数字、汉字。及至入了学,懵懵懂懂从一年级升入二年级,还是混沌未开小儿模样,既不知道怎么学,更遑论明白为啥学了。二年级时换了个邓姓女老师,最吸引我的是她的一头卷发和穿着的一条西裤,那卷发显然精心烫过,而那条西裤,两边裤管正中烫起直愣愣两条线,腿都显得长且直了好些呢。这样的一个老师,与当时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其他女性完全不同,在一个七八岁小女孩心中激荡起的涟漪久久难平。后来才知道可用时髦一词来形容,可能就是在当时,我有了第一个人生理想:长大当老师。

邓老师开始上课了,用的是普通话,标不标准难以判定,她却坚持用普通话带我们朗读,与我们交流。而也就是在那时,我发现语文课文真是要用普通话才能读出感觉来的,学习的兴趣不知觉间就来了。写字她也要求极严,必须一笔一划工工整整才能过关。她离家远,住校,所以,总有那么几个不认真写字的同学被留下来一直写到过关为止。而过了饭点,或者遇上雨雪天气,邓老师的小锅里总有几份留给学生的热饭。

邓老师一人身兼数职,教语文、数学,还教音乐。每一节音乐课都很认真地教大家唱歌。她还教女生们儿歌伴舞,并向学校申请在一次活动上表演。那天,全校师生和周围群众都来了,热热闹闹挤满了操场。为了表演,我们用红毛线扎了小辫,还涂红了小脸蛋,在众目睽睽之下,按照老师平时的教练又唱又跳,由起初的羞怯扭捏慢慢变得从容大方,短短十几分钟的节目赢得阵阵掌声。

某个周日,和奶奶请来的老伙伴们一起在家看电视。正热闹处,邓老师来了,吓得我赶紧躲奶奶怀中不敢抬头。然而她并未因此责怪我,反倒建议我多看书,看一些有益的电视剧、动画片,还跟父母讲了许多教育引导孩子的知识。那之后,我总是想着法找来各种书来读,再也不怕被父母说叨,有时遇到好看的电视、动画片开播,父母还会到处找我回去准时观看。小小少年的眼界慢慢打开,世界在我眼中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对外面的世界也充满了幻想。

初中时转学到离家五六公里的外的一所学校就读,语文老师是一年轻女老师,姓梁,从初一开始带我们直到初二调走。梁老师当时是学校教学能手,和同学们相处融洽,至今印象深刻。毕业二十年同学聚会时还受邀从外地赶回,依然是大家环绕的中心。

梁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方法独特,年轻有活力,而对学生要求又甚严。除正常教学外,还要求大家记日记,每天写“定量作业”,即不论内容、不限形式,每天必须写最少四百字的作业,可抄课文、抄作文、抄名人名言、好词好句,每天必修,她逐个检查、批改。这看似不经意的习惯坚持下来,大家的基础知识慢慢就积累了起来,作文写的好了,语文成绩也保持年级前列,这就是现在所提倡的习惯养成吧。
离家远,学校又无住宿条件,便借宿在舅舅家,而从他家到学校步行一趟得费时三十余分钟,回家急匆匆吃过饭洗个锅,稍一耽搁就会迟到。一开始不以为意,班级里与我情形类似的大有人在,经常迟到的也很多。谁知到了第二学期,老师突然出了手,上学期迟到多的同学将不发给新书,很不幸,这其中就有我。来上学的,没有书可上个什么学?情急之下我迅速写了份检讨,保证不再迟到,磨着老师求原谅,终于如愿和大家同时领到了新书。那以后,真的再未迟到过,走路速度也飞速提高,二十分钟左右就能赶到,吃饭也快。直至今日,仍改不了走路、吃饭快的习惯,上班、开会都没迟到过,还能坚持早到几分钟。

梁老师写的一手好字,干净整洁的板书总能将大家的目光聚焦,学校黑板报上也常见她的粉笔字,方方正正、刚筋有力而又秀美俊逸,引得同学们纷纷模仿。而她也常分享练字心得,对我们的书写要求严格,作业卷面往往成为她的关注点,幸而本人写字、作文都还过的去,并未因此受多少罚。多年之后仍有同学认为我在学她的字,只有我自己清楚,学是想学,无奈天性鲁笨,又不肯下功夫苦练,待到电脑普及,更无机会写多少字,提笔忘字已成常态,偶尔多写几个字还手酸背困的。如今的字,看似狂草,有龙飞凤舞之势,却找不到龙首、凤冠何在,甚至龙鳞、凤羽俱缺,别人不认识,自己也得仔细辨认才能判断出写了个啥。

遂家人愿上了中专,学了医,现实让人无从选择,只期盼早日学成就业,为家里减轻负担。对专业谈不上喜不喜欢,只是一贯的坚持认真学,很清楚这就是未来要走的路,马虎不得。两年一晃而过,实习开始,遇到了张老师。

初见张老师,高个,短发,红唇,加上一副大黑框眼镜,不苟言笑,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高冷,心里不免紧张。偏偏出了状况,一患者抢救,躁动不安,为其静推药物,针头滑脱而浑然不觉,张老师一把夺过我手中注射器,拔针重扎,过后又帮患者热敷,全程一句话都没有,我不禁脸红出汗,尴尬到无地自容。

自第二日起,老师每天给我布置大量背诵作业。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的两年都未曾如此认真背诵过,此刻,不得不硬着头皮背基础知识、操作规范、注意事项等,而一旦背不过,还会加量,直到所有知识要点全部背熟。别的同学已经开始炫耀学会了哪些操作,我还在天天背书。

不几日,张老师突然抽查我一个已经背过的操作,还好基本应付了下来,她又给重点强调了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就让我去为病人操作。我不由一惊,实际操作她并未给过我示范,现在却直接放手让我自己去做,这可如何是好?望着她一贯严厉的表情也不敢多言,只好在她的注视下凭着脑中记忆的步骤做完了第一项操作,之后,张老师给与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在她带教下实习的整个过程都是这样,所有操作均不给演示机会直接上手。后来,她才语重心长的告诉我,怕操作机会不多,被我错过,所以一有操作都会安排我来直接做,多做一次总是有益的,实践经验必须自实践中来。其实,无需多言,我早已领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珍惜每一次机会,认真准备、总结。之后参加了工作也坚持下来,真是受益无穷。

护理文书张老师也放手让我来书写,而每一个点每一条线的勾画,每一种记录的书写,达不到她要求的整洁美观和准确严谨都会被要求重做。

别的老师说她要求太严,近乎苛刻,她并不反驳,只强调我们干的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她在科室工作能力强,业务熟,特别认真负责,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而同事们没想到的是她对一个实习生要求如此之严。我心里明白,一切都是为了我好,我也早已把未来的职业定位定成了她的模板,以她的标准为自己工作的准则。

相处日久,我们的关系慢慢超越了师生,近似姐妹、朋友。其实她当时也还年轻,完全可做姐妹和朋友。我们的话题从专业延伸到家庭、人生,而谈论起专业之外的话题,气氛总是少有的轻松愉快,她笑起来很好看,有时又天真的像个孩子。她的孩子也常来和我们一起玩,我们三个在一起,真如亲人般融洽,和谐。所谓亦师亦友,不过如此吧。

有些事随着时间推移真是越来越清明了。所谓老师者,不光教给我们文化知识、专业技能,还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我们的思想形成、人格塑造中有很大的引领作用。毛头小儿初入社会,对一切都好奇,充满幻想,十几年基础的教育期间,从每一个老师那里学来的不光有书本知识,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幼小的心灵,被模仿、被照搬,最后根植于脑海中。老师们引领我们走过年少的懵懂,青春的迷茫,刚入职时的无措、焦虑,拨开我们成长路上的迷雾,解开人生中的困惑,带领我们看清、认准前行的路。那些优秀的好老师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好习惯、价值观、人生观传输给学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而我们每一个成人身上,除了有来自父母的遗传基因,更有来自无数个老师言传身教的影子。人生得遇良师,何其幸哉!为师者若能从昔日学生身上看到被自己影响到的痕迹,那也将是多么值得欣慰的事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我的老师们

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