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月饼

月饼总是比节日跑得快。
中秋节还有一段时间,各种媒体上的月饼大战早就打得如火如荼;超市里的月饼也铺天盖地地摆了出来;小区电梯里的广告牌上也是当红明星代言的月饼。总之一句话,月饼铺天盖地,让你无处可躲。
说实话,抛开让人心跳的高价,我还真没听过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吃月饼,大家好像都一个感觉,太腻了,配着浓茶,才可以勉强吃下一个月饼的1/4,也就图个过节的气氛吧。这个时候吧,我总忍不住回忆起小时候家里做的价廉物美的土月饼。
那时候,我好像不知道月饼是可以从供销社买的,八月十五的月饼理所当然该是每家的妈妈自己做的。
做月饼得提前准备馅料。记忆中的馅料只有两种,一种是芝麻的,一种是白糖或者红糖的。
八月十五下午,妈妈把早就准备好的芝麻拿出来,虽然只有一小碗,也让我充满了期待。妈妈先把芝麻用小火炒熟,我站在锅台边使劲嗅着,那香味真的让人终生难忘。炒熟的芝麻放在石臼里加盐捣碎,就
是月饼的馅料了。糖也只有小半碗,妈妈给里边兑上一点水,加上几勺子白面。我希望妈妈别加面,这样会更甜。妈妈解释说:“不加不行,糖到了锅里会化掉,不加面里边的糖溶化后就会流出来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月饼模子是借来的。一块木板,有长有短,一边有两三处凹进去的地方,或圆或方,或大或小,底部刻着精致的花纹。
图片妈把发好的面揉好,切成大小合适的块儿,用擀面杖擀开,像包包子那样给里边放上馅料,只是不用像包子那样捏成讲究的褶子,然后把包好的面团接口处朝下放进模子里,按平;模子上凹处都填进包好的面团后,倒个个儿,在案板上使尽一磕,三两个月饼就带着好看的纹路出现在了案板上。

后来也出现了更简单的塑料月饼模子,巴掌大小,很精致,很轻巧,不像木质的那么重,但一次只能做一个月饼。
八月十五那天下午,各家都在做月饼,月饼模子有限,一个模子从街东头传到街西头,后边还有很多人家排着队。妈是个急性子,就干脆自己做了。妈把包好馅料的面团在案板上压成厚薄合适的面饼,芝麻馅的就用菜刀在面饼两边切成均匀整齐的菱形花纹;糖馅的就用洗干净的顶针在上边印上圆形的图案。其实,妈自己做成的月饼比模子里的个头稍大,薄,里边的馅儿多,吃起来口感更好;模子里磕出来的月饼唯一的优点就是更中看一些,跟买来的月饼差不多。但那时的我们姊妹,全都是买椟还珠之辈,吃不到模子里磕出来的月饼,都撅着嘴巴,一脸的委屈。

涨姿势的图片

等案板上整整齐齐摆满了做好的月饼时,就该上锅烙了。按说应该用平底锅,但印象中家里就一口大铁锅,底自然不是平的,但妈就是在这口锅里烙出了火色恰到好处的月饼。
刚出锅的月饼香气四溢。我们先拿一个芝麻的,烫得两只手不停地倒来倒去,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然后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还没尝出味来就全下了肚;再拿一个白糖的,轻轻咬一口,里面的糖汁就流了出来,赶紧伸出舌头嗍一口。两样各有各的味,但吃起来都不腻,完全可以当主食吃。

 

接下来好几天,我们就把这样的月饼当主食吃,从来都没有厌烦过。

 

现在,不知还有人做这样简单又可口的月饼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小时候的月饼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