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第二天:“大餐”——独库公路和那拉提草原

新疆之行的第二天,我就亲历了几个第一次:
第一次体验了什么叫“十里不同天,一日有四季”;
第一次坐在毡房里吃饭;
第一次亲眼看人宰羊;
第一次打破了“看景不如听景”的魔咒
……
涨姿势的图片
中国最美的公路——独库公路
早上匆匆用过早餐,穿着短袖T恤,上了由商务车换成的小车(独库公路不让大车通行),出发了。
报团时,推荐理由中位列第一的就是“走0.1%的人才能走的路——独库公路,欣赏绝美风光”,可见在北疆游中,独库公路的重要性。
导游再三强调:这条公路一年中有过半的时间处于全线封闭状态,每年通车不超过5个月,只允许七座以下的小客车通行。在能通车的这五个月里,能不能走独库公路,跟你的计划关系不大,主要靠的是运气。前几天还因塌方封了路,你们的运气不错。
这么说多了,搞得我都想买张彩票检验一下我们的好运气能不能辐射开去。

观赏独库公路的方式,完全是现代版的走马观花,就是把古人的“马”换成了今人的“车”,都是脚不沾地,只能让眼睛过一过大而化之的瘾。
独库公路被称作“新疆最美丽的一条自驾公路”。只是在新疆,因为距离的关系,自驾太辛苦了,所以我们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跟团游。
独库公路是从独山子到库车的公路,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贯通,使得南北疆路程由原来的1000多公里缩短了近一半。
透过车窗,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窗外——是的,花了钱可别错过了美景,我就是这么小气。
盘山路险不险,我没有时间去关注,我把信任交给了司机师傅。我的任务就是观赏车窗外的风景。
途中,我们看到了云海。盘山路的一侧就是悬崖,我提心吊胆地看着司机师傅一边开车,一边举着手机拍照,想提醒又怕打扰了他反而适得其反。不过我心里也清楚我们的运气实在是好,不然一个整天开车走这条线的司机,何至于冒险拍云海呢?可见平日里云海还是很少见的。
图片路上我们还看到了积雪。这也不算稀奇,独库公路是一条翻山越岭的奇迹道路,跨越了天山近10条主要河流,翻越了4个终年积雪的达坂(达坂在维语中指高高的山口和盘山公路,冰达坂意为高耸入云的冰峰雪山),有些达坂的海拔近4000米,这是一条六月飞雪的神奇天路。远远看到雪山顶上常年不化的积雪,和你在山脚下的雪地里拍照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吧。
路边的山脚下全是雪,据说是前几天下的雪,有一群游客奓着胳膊艰难地往上攀爬,想拍个雪景留念。
图片准备下车的当口,我看着车窗外的游客,差点笑出声来。这群人都是怎么穿衣的啊?有人穿的是长款羽绒服,连帽子都严严实实捂在头上;有人也穿羽绒服,可小腿露出了半截,还能看到夏天飘飘的裙摆;也有人短袖短裤凉鞋,抱着胳膊瑟瑟发抖。嗬,一年四季的服饰竟集中在这个小小的区域一起展示了,衣服们一定想不到它们之间还有这种缘分。
我开始庆幸出门前在包里又塞进了一个薄款的羽绒背心。准备行李时,导游说带件外套就行了,可同事说要带一件羽绒服。我纠结的结果,就是把她们的说法综合了一下,给箱子里塞了一件不占地方的羽绒背心。
从包里取出背心穿在短袖T恤上边,再把外套穿在外边,拉链都严严实实地拉到尽头,外套的帽子也戴在了头上。
跨出车门那一刻,我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羡慕地看着同事身上的羽绒服,感觉自己身上的衣服像纸一样薄。唉,出门还是不能太懒,不能总是怕行李太多累赘,关键时刻就后悔了吧。
导游说得对,我在新疆,果然第一次体验到什么叫“十里不同天,一日有四季”。
窗外的风景从荒漠戈壁到高山峡谷,从湿地草原到云杉森林,我们用最少的时间感受到天山南北风景和植被的巨大差异。

中午,我们在乔尔玛检查站用午餐。
用餐是在毡房里。钻进毡房,脱鞋上去,屁股挨着床单那一刻,就感觉到一股湿气。这样的地方怎么睡觉呢?
毡房最里边放着一排被子,两两摞在一起,有十床之多。又是一个疑问:这个毡房里晚上要住那么多人吗?
有人出去打探,说可以把被子垫在屁股底下坐。这样一来可以防潮,二来现在的人有几个能长时间盘腿坐着呢?可是,坐在人家的被子上,这也太过分了吧。
这是主人允许的。我们虽然忐忑,但最后还是都坐在被子上了。
虽然对团餐也没报什么希望,可这一餐,还是不说了。
吃完站在外边,除了群山和草原,我不幸看到了宰羊。
宰羊就在旁边。我没敢到跟前去,可架子上就挂了一只被扒了皮分成两半的羊。这也就罢了,问题是旁边一辆卡车上还站了一群羊,活羊。它们就那么静静地站着,看着同伴被宰杀,等待着自己被宰杀那一刻的到来。那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情景我真不敢再看了,哪怕远远地瞄一眼也做不到。曾经以为孟子的“君子远庖厨”太过矫情,现在越来越理解了,觉得这简直就是真理,否则大概只好素食了。

乔尔玛有一座烈士陵园。
补充一点背景资料:
独库公路全长561公里,连接南北疆,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山峡谷,连接了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了修建这条公路,数万名官兵从1974年奋战到1984年。
十年间,13000多人在这里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2000多名官兵受伤致残。
168名战士长眠于此。
在这里,平均每3公里多就有一名战士牺牲。
在乔尔玛烈士陵园里,刻着这些可爱战士们的名字,他们中最大的只有31岁,最小的才16岁。
这条公路,是战士用生命铺就的。
离开时,我回望了一眼烈士陵园,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其实,我们只走了独库公路的一半,就向三个小时车程的那拉提草原进发了。

我眼中最美的草原——那拉提草原
我们真是太幸运了。
从独库公路出发去往那拉提的路上,畅通无阻,可对面那条车道堵得严严实实,足有30公里长。
路边的景色也不再荒凉,一大片一大片连绵起伏的群山都盖上了偌大的绿毯,不时看到成群的牛羊静默地站在草地上,一动不动,像一幅油画似的。
导游说牛羊是在吃草,也会移动,之所以觉得不动,是距离的原因。好吧,以导游说的为准。
我已经开始脑补那拉提草原了,希望一会儿就能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
走进草原,才发现压根没有什么“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里的草虽不至于低到贴着地面,但也远没有高到能把牛羊遮住的地步。中学地理学到的、我本以为早已忘记的一个知识点突然复活了:新疆的草原属于高山草甸,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草原不同。
那拉提是什么意思呢?
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不想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就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得大叫“那拉提(有太阳),那拉提”,于是留下了这个地名。
2005年4月,那拉提草原被上海吉尼斯世界总部授予“哈萨克人口最多的草原”。
2005年10月,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全国六大最美的草原之一。

说说我的观感。
那拉提草原的草不高不低,挨挨挤挤地长在一起。在这个七月的下旬,开着五颜六色小小的花儿,紫色的,白色的,黄色的……像打翻了颜料瓶,热热闹闹错杂地开在一起,粗看毫不起眼,细看也很普通。小,不张扬,跟园子里硕大的牡丹之类的花儿完全不同。可是,这些小小的花儿却完全开在我的审美点上,是我喜欢的类型。

新疆行的第二天,就吃到了两道大餐——独库公路和那拉提草原。哪怕只有这两处景点,我都觉得新疆之行是值得的。
以前我也相信“看景不如听景”的说法,可独库公路和那拉提草原第一次打破了这个魔咒。也许是因为我以前从来没听过它们、也没看过和它们有关的书籍?管它什么原因呢,反正不虚此行。

从那拉提出发,向晚上住宿的新源县赶去。
等到新源县,已经十一点多了。办完住宿手续,出门寻找吃的,宾馆附近不少餐馆都关门了,我们就在一家开着门的小店里吃了一碗羊肉丸子汤,尝到了和羊肉丸子汤配套的油塔子。
这真是极为充实的一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新疆行第二天:“大餐”——独库公路和那拉提草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