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是一座永远挖不完的宝藏

老同学见面,聊天的话题不知不觉中就话当年了。
也难怪,那是我们共同的青春记忆。几十年了,每次见面都聊,却总也聊不尽,聊不烦,百聊不厌,而且还会继续聊下去,一直聊到地老天荒。

当年大家都好学,但学习资料实在有限,翻来覆去就是那几本教材。如果有人说把教材背过了,那绝对不算夸张。
我学文。每次政史地考试,不管大题小题,我只要一看到,脑子里马上清晰地浮现出跟题目相关的课本页面,就跟放电影似的,连位置都不变分毫,稍加组织提炼,写在卷子上,就是满分答案。说易如反掌好像也不算吹牛。
一同学学理,听她说把课本背过了,我觉得那感觉可能和我考试时的感觉大同小异。
涨姿势的图片
如果有人居然有一本复习资料,天哪,那真是天大的宝贝,所有人都没法不觊觎。
班里有个同学,她有一个前两年考上西大的姐姐。姐姐从西安给她买了一本复习资料,周围同学都眼红得不得了。
她的同桌觉得一起坐着,关系自然要比跟其他同学近些,那你不看的时候能不能借我看看?
在我看来,这个谦卑的理由根本没办法拒绝。谁都不能每天只学一本书吧,你总得学其他科目、完成其他作业吧,我只在你忙别的不用这本书的时候,瞅空子瞄上几眼,如此而已,绝不会也不敢耽误你用它。
该同学也没说不能,但同桌从来没有借到过。几次之后,同桌也就明白不能再没神地去碰钉子了。
那时大家都住校,学习不在教室就在宿舍的床上,都是众目睽睽之下,根本不可能躲着大家偷偷学。该同学每次在教室看这本复习资料时,两个胳膊就伸到前边,各盖住书的一部分,几乎就是趴在桌子上,即使是同桌,也不可能偷偷瞄一个字的。
同桌就很生气,觉得她小气。就是小气,你又能如何呢?她只好翻来覆去看课本,一边一边做那些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习题,真正做到了对课本中所讲的所有知识点烂熟于心,就算这些知识点像孙悟空一样有72般变化,也逃不出她的法眼了。
结果呢,她被保送到交大了。我猜测这个让很多人羡慕不已的机会当初摆在她面前时,她也是纠结的:如果自己考,没准还能上清北呢。这也没办法,选择常常就是这么让人无奈。
同桌没有借给她复习资料,可能反倒激发了她的好胜心,间接地让她的成绩突飞猛进。在这个过程中,同桌也有功劳,虽然她是无意的、被动的。

可是,我没想到就这一件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的解释。
另一个也曾经和有资料的同学坐过同桌的女生替她辩护了:她没有那么小气,她看书就是那个习惯,喜欢用胳膊把书遮着看。
真相到底是什么,也不能去问当事人吧,所以就永远是个谜了。不过我倾向于第一种。可是,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眼里,结论竟有这么大的差距。
突然间发现眼见为实也那般不靠谱。平时我们以为眼见为实的很多事情,真的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吗?还真得存疑。
因为有这个同学的对比,就显得当年的我在同样的事情上很大气。
我当年算是为数极少的有课外书可看的学生。老爸单位一同事有个跟我一般大的女儿,那同事每年都会在单位给女儿订几本课外书看,老爸刚好碰上了,在人家的批评加建议下,也照样给我订了一套。于是,我就有了《中篇小说选刊》《收获》《萌芽》等杂志可看了。
我只记得我有过这些杂志,至于其他的,我都忘记了。但有同学记得,说她向我借时,我每次都笑眯眯地借给她。她还让我推荐哪篇好看,就按我推荐的看上几篇。
这点我有点想不通了。那时候书那么少,好不容易到手一本书,还不得从前到后一字不落地看一遍?怎么能只看别人推荐的呢?像我,那几本杂志里边所有的文章,我都看了不止一遍,特别喜欢的看三五遍也是有的,比如高一时看路遥的《人生》。
不同才是生活的常态,要不后来我学了文、她选了理呢?

每次聊起过去,总能挖出一些我不知道的东西,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所有重新出土的细节都能带起一堆回忆。
一个同学说当年大家都穷,穿得破破烂烂,而我,是穿得比较好的那一个。
这个,完全超纲了,一点都不在我的记忆范围内。
我印象中,大家都穿得不讲究,也没条件讲究,我自然也一样。看到现在的学生那么讨厌校服,我有时候忍不住傻想:如果当初我们能穿上统一的校服,那一定是我们所有衣服中最好看的了,不用学校要求,保准大家都抢着穿。
可是,同学的印象来自哪里呢?
我左思右想,总算想出了点眉目:我是老大,也没个哥哥姐姐,可以让我捡他们穿小的衣服穿,实在没衣服穿了,家里就得给做新的;可班里很多同学,都得捡上边哥姐的衣服穿。这么一比较,可能就显得我穿得还比较好了。
唉,我其实就是筷子里拔出的旗杆,矮子里挑出的将军。

回忆中有很多酸楚,但加上时光的滤镜,有时候也会显得温情脉脉,可以抚慰如今物质丰富却常感荒芜的心灵,填补一下内心的空虚。
这就是回忆的意义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回忆是一座永远挖不完的宝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