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故事

1988年,为了纪念西南联大50周年、北京大学90周年,出了两本有趣的书,一是《笳吹弦诵情弥切》,一是《精神的魅力》。校庆纪念文集, 本来是官样文章,但老学生谈起几十年前的大学生活,特别有感情,文章也写得很不错。这两本书刚出来时,影响并不大;可到了1998年,以北大百年校庆为契机,出现一大批图书,包括我编写的《北大旧事》和《老北大的故事》,“大学故事”方才引起广泛的关注。以前的“大学史”,以意识形态为主导,基本上是政治史的附庸。如今,开始强调大学有其独立的运转轨道。

涨姿势的图片

讲述“老大学的故事”,不仅仅是怀旧,更重要的是反省最近半个世纪的中国大学之路。在这里,我也讲一个故事,借此折射出历史变迁的光与影。1958年,杨沫的《青春之歌》出版,风行一时,还被拍成电影,影响极大。我相信,中年以上的朋友,都读过这本书,或者看过这部电影。《青春之歌》 的背景是1930年代的北大,国文系学生余永泽,是个书呆子,整天梦想做学问,对“革命”毫无兴趣;一开始,他是林道静的带路人,日后则被觉悟了的林所抛弃。林代表小资产阶级如何走上革命道路,而余则是闭门读 书的落后分子。知识界很多人知道,小说里的“余永泽”,是以杨沫原来的丈夫张中行为原型的。这么一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的张中行,不免备受歧视。老鬼在回忆母亲杨沫的书中,专门提到这一点。

张中行先生退休之后,开始写散文,1986年出版了《负暄琐话》,1990年出版了《负暄续话》,1994年又出版《负暄三话》。这三本书,主要是追忆民国期间的大学生活。很多年轻人正是借助这三本书,理解了另一种大学传统。这么一来,关于北京大学的叙述, 一个是以《青春之歌》为代表的风风火火的“政治的北大”,另一个则是张中行所描摹的风流儒雅的“学问的北大”。这两个北大都是真实 《负暄琐话》 的,且各有其合理性,就看你的阅读趣味以及文化立场。当然,不同历史时期,公众对北大的想象,会有很大的歧义。

 

有趣的是,此后所有大学筹备校庆纪念,都会兼及“正史”与“野史”。因为,大学里的故事与人物,往往比所谓的“正史”更传神,也更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我说过,大学传统的延续,主要不是靠校史馆,也不是靠校长演说,而是靠熄灯后学生们躺在床上聊天,或者饭桌上的口耳相传。这些在大学校园里广泛传播的雅人趣事,真假参半,代表了一代代大学生的趣味、想象力及价值判断。不仅北大如此,所有的大学都是这样。

斗转星移,“大学想象”正在发生变化。谈论“老大学的故事”,重新认识晚清至民国年间的大学教育,反省新中国的大学传统, 展现新世纪中国大学发展的可能性,有兴趣的朋友,请参阅我去年在北大出版社刊行的 《大学何为》,以及最近在报纸上发表的三篇 “长文”:《六位师长和一所大学一一我所知道的西南联大》(2007年11月12日《21世纪经济报道》)、《大学公信力为何下降?》(11月14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书里书外话“大学”》(11月6日《出版商务周报》)。每个时代的大学,都有自己的问题,之所以如此追怀“过去的好时光”,不是希望将其理想化,而是在与历史的对话中,展开“大学文化”以及“教育理念”的思考与实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大学故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