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里的“空调房”(3)

含凉殿是太液池南岸的一组宫殿建筑,宫殿依水而建,夏天凉爽宜人。
不但如此,这座宫殿中还配备了“绿色环保”的“空凋装置”。
根据史料记载,唐代时,皇帝在宫廷中建有专供避暑的凉殿,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于此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
听起来很有科技含量,非常高级。
涨姿势的图片
这种避暑装置是怎么发展来的呢?追溯一下也很有意思。
亭子在我国历史悠久。周朝就有为战争而建的亭子,是作为边防要地和岗哨出现的。到了秦时,“亭”就成为维护地方治安组织的单位,曾有“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的说法。《项羽之死》里,那个要渡项羽回江东的乌江亭长,就是秦汉时的一个乡官。
亭子成为“风景”应该是到西汉末年了。唐宋时,随着诗词的发展,亭子成为文人送别的场所。李白的“长亭更短亭”,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等大量的诗文脍炙人口。
唐朝注意吸收外来文化,当时长安盛行胡乐、胡舞。长安人在生活习惯上也颇受外来影响。除了服装,还有饮食,比如“胡饼”。
夏天炎热,现代人往往要靠空调和电扇消暑降温,那么唐人靠什么呢?唐人就修建了“凉殿”或“自雨亭”。
《旧唐书》中记载,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宫殿,“至于盛暑之节,人厌嚣热,乃引水潜流,上遍于屋宇,机制巧密,人莫之知。观者惟闻屋上泉鸣,俄见四檐飞溜,悬波如瀑,激气成凉风,其巧妙如此”。按这一说法,在盛夏苦暑的时节,拜占廷人利用某种奇妙的设置,设法把水暗暗引到宫殿的屋顶上,随着屋顶上一阵流水声,宫殿的四檐就会有水流飞溅而下,如同瀑布一般,在空中激起凉风阵阵,起到去暑消烦的效果。
“自雨亭”就是这时候出现在唐人的生活当中。
“自雨亭”顾名思义就是自动下雨的亭子。唐玄宗的凉殿,殿的四角有水流泻下来,形成一道水帘,水飞泻下来,殿里自然就感到凉爽。
有记载说,唐代兴庆宫内曾建有一种亭子,名曰自雨亭,是利用天然的雨水或泉水,在亭子的顶部设法蓄积起来。天热时将水由亭顶徐徐降落如雨,人在亭内可享受降温之效,在亭外亦得观赏之乐。
京兆尹王刊的宅子里有自雨亭。每当夏天,雨水从屋檐上往四处飞流,住在亭子里,就会感到秋天一样凉爽。
自雨亭调节温度的秘密在哪里?其实就是利用最简单的流水降温法。首先在有水流过的河道或溪流边建造一个水车,将水“车”到高处,在高处铺设木槽,水通过木槽流到亭子顶上,亭子顶上有夹层,水流过夹层将亭子顶降温,然后水流在亭子周围形成水帘降温,最后亭子四周的地上水槽将水收集走。
在大唐芙蓉园里,可以看到这种古代科技仿制品,取名“自凉亭”。

除了上边有科技含量的避暑方法,唐人也有朴素的做法。
唐宣宗大中年间,一个盛暑炎炎的夏日,宣宗在大明宫太液池中的蓬莱山亭子宣翰林学士韦澳和孙宏二人。
韦、孙到了亭内,服侍的宦官见他们穿着极薄的衣服,脸上便露出神秘的笑。两位学士见了,并不了解其中原委。等到就座,很快就感到寒气逼人,暑气全消。仔细一看,发现四面张挂着不少巨蟒的皮。
蛇是冷血动物,蛇皮摸上去也是清凉的,把蛇皮做成帘子,在四周围起来,可以把热气阻隔在外,就成了一个小型的“空调房”。
这种降温的方法,也许效果不错,只是不知道寒气逼人是蟒皮的特效,还是也掺杂了因恐惧而心生的寒意。
总之,这种凉爽有点触目惊心,享受它还需要点胆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大明宫里的“空调房”(3)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