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更同行社:我的心灵栖息地

写在前面:在以周更合伙人的身份共创周更三周年纪念文章之后,总感觉还有太多太多的个人感悟没有表达出来。那就用这一些絮絮叨叨,再祝我最爱的周更同行社三周年生日快乐吧。愿我们一起,笃定地继续写下去。

涨姿势的图片
每一天都是全新的开始,每一天都不是简单的重复。

每一天的独特意义,是由我们自己赋予的。就像今天6月12日,是我最喜欢的社群—周更同行社成立三周年纪念日。从2018年6月12日至今的这三年,恰好也是我从一孩妈妈转变成二孩妈妈的完整历程,生活常常可能需要经历先踩入坑,然后努力爬出坑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和这个社群的缘分,分为明显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不知道我为什么在这里;第二阶段:我不想呆在这里了,可是我始终保持关注着它的消息;第三阶段:越来越好玩了,与其围观,不如躬身入局吧。越来越深度的链接,也顺便促成了我越来越深入地看见我自己。

然后,我成为在这个社群中,受益良多,收获大大的一个。从疑惑不解到收获满满,只是一个心态的转变:从消极被动到积极主动。真正的链接他人,一定是先从看见和倾听开始的,没有人不希望被看见和听见,那就主动去做出这个动作,去看,去听,去反馈。

01不知道我为什么在这里?
2018年参与周更1.0的过程中,正是我人生中一段灰暗的节点,接连遭遇打击的我,只是维持在写的状态,完全没有目标和斗志。几乎不与他人互动,也不关注社群里的大家说什么,讨论什么。

热闹只是他们的,我只是定时打卡,沉浸在自己的负能量里面。没有看到自己其实有很多的选择。那时候的我,不知道:想要被他人看见,自己先要做出看见的动作。就这样带着疑惑和不解离开。

02我不想呆在这里了,但我始终保持关注
从2.0到6.0,一直从小树、丸子、伟杰的朋友圈中围观周更社群的变化。心里有个声音时不时传来,哇,这群小伙伴很认真地在做这件事呢,不知道她们的热情还能持续多久?呀,越来越好玩了呢,这群小伙伴怎么那么有趣?咦,好神奇的是,在这个社群里面的人,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么有参与感的呢?

2020年开年魔幻大剧开启,全世界人民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我陷入到深深的焦虑感之中,当时因为一人带着两娃滞留福建娘家,那种不知归期是何时,不知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节奏的焦虑不安几乎吞噬了我。我开始努力寻找生活中的意义感,我发现在每次写作的过程中,我都能找到宁静和动力。

03与其围观,不如躬身入局
周更7.0的回归,是蓄谋已久的偶然。看到小树在朋友圈发的周更7.0招募海报,我终于决定要回归了,跟这群同样喜欢写作的人一起走。回归之后,我才发现,它早已迭代成为我不太熟悉的样子,不过,我会迅速熟悉规则。我告诉自己:试试看,积极主动投入进去,会有什么不一样?

我抽出时间,查看更友们的打卡文章,每个人的文字,都有自己的特色,透过这些文字,可以看到不同的天地,链接生动有趣的灵魂。我的生活里,多了一片可以放心做自己的天地。因为在周更社群受到的诸多激励、赞美、夸奖、喜欢,我一度以为自己误入一个夸夸群,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打开自己,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因为被给予很多,所以也更想要投入更多。因为受到了这些能量的注入,我更想要传递这份善意,让它流动起来,让更多的更友受益。

在这里,我实现了个人成长中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线上分享,第一次主持、第一次换工作、第一次喜马拉雅直播、第一次当合伙人…我每一次迎接新的挑战时,都仅仅是凭借勇气,而行动过后,收获的,是更多的勇气。写得越久,自我否定的声音越弱,我开始跟着更友们的节奏开始探索自我、畅想未来、做长远规划。

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生动有趣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在世界各地,我们在同一片天空之下,遵循每周一篇千字文打卡的至简约定,用行动守护这个约定。因为太喜欢这片天地,就会忍不住常常来到这里,称赞、鼓励,传递能量,温暖常在。在这里找到归属感之后,更友们所在的城市,也不再仅仅是一个陌生的地名,而变成了有某位更友在的地方。

周更同行社,谢谢你,祝你三岁生日快乐呀!感恩并珍惜在一起相伴前行的每一年,共同期待下一个三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周更同行社:我的心灵栖息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