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西瓜甜,我的文章亲

上周六早上,我让女儿从省城开车送我去庐江金牛镇,实地看看那里正在大力推介的西瓜采摘文化旅游节。我找到经常“批评”我文章的金牛农民李世树先生,他开三轮车带我跑瓜农地里,带我去稻虾养殖户家,还开着三轮车到镇府里找人了解情况。

涨姿势的图片

当天傍晚,我老婆从江南开车来庐江接我回去,到家后头昏脑胀,有些中暑状。我只在外面晒一天就如此狼狈,农民这个季节里天天顶着烈日干活,想起我父亲活着的时候常说的那句话:“农民在土地里抠碗饭吃难啊!”

我回来后写了篇四千多字的题为《到古镇金牛做个吃瓜群众》文章,发在我的微信公众号“茶溪听雨”上。一时间阅读与转发的人甚多,在省城工作的庐江籍人士陈昌清、夏丽霞、彭玲、石家亮等人都及时转发,还有许多熟悉我的朋友也纷纷转发,更有热心肠人留下了许多温暖感人的留言。
安徽大学年近八旬的老教授范传功先生转发时加了按语,称“偷瓜一一卖瓜一一看瓜三部曲,跨度几十年的人生历程,真实,亲切,感人!何哉?接地气也!好记者的一篇报道,凝聚着强烈的劳动人民感情(特别是基层小民),感人!虽然没有遇到‘小芳’,瓜是甜的嘛!”金牛中学毕业的杰出校友薛荣年先生留言:“显玉真是大才子,这么平淡的三件事,被你写得栩栩如生,犹如回到儿时、置身其中的感觉。”金牛中学校友李永东先生也对家乡这一活动表示极大的关注,称要当好吃瓜群众。

 

在省城事业有成的焦先生留言:“好文!讲述过去,描绘现在,憧憬新农村的未来。偷瓜、卖瓜、看瓜,里面蕴含了这几十年里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单一种植到产业化发展,看到了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的成果。”省城真有一位叫“小芳”的人留言:“这篇文章好高级,金牛镇这一方热土令人向往,热土上勤劳致富的人们让人崇敬。一个‘邀’字没有,却已让看客们蠢蠢欲动,多数看客应该与我一样,已在心里与金牛镇有场西瓜之约了,体验一下金牛镇的田园牧歌。”

 

金牛镇陈为群书记给作者来信(见上图),“拜读您的大作,朴实的语言,充满乡土气息,也是为家乡在宣传推介,谢谢啦。这次你回家乡,镇长在接待,我没能亲自陪您,实在是抱歉,下次回来一定请您小聚,欢迎常回家看看。”夏雁飞镇长也来信连说“感谢感谢”。

秀才人情纸半张,我离别家乡金牛也有四十年了,家乡已成故乡,目睹故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内心为之欣喜。我身无他长,又无他力,举全家之力实地探访金牛西瓜及西瓜之外的产业,以篇文章略表一个游子对故乡的一份情谊吧。真没想到,今天,一个金牛农民因为我而怒怼一个在外事业有成的金牛人士。

 

事情是这样的,我在烈日下跑瓜地、找虾农,这位陪同我的农民激动不已,拍了一些照片传上他们的群里,可能也是为了宣传金牛吧。有个金牛籍成功人士在群里留言讥讽他:“搞得跟见到溥仪似的,老旧花瓶有啥用?”还不忘记顺带讽刺我:“昔日无冕之王,而今打牌苍凉”。这个农民很生气,回称:“何显玉先生现在无职无权,但当他看到我弟弟那双大手布满伤痕,老皮有硬币厚,他表现出的惊讶且复杂的面部表情,我明白他心里有农民。这比那些有权有钱而心里其实对农民不屑的人要高贵的多。我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见过的人,我认为何先生对于农民,尤其是困境中的农民就是菩萨,虽然菩萨心肠不一定左右人间百事,但在老百姓心里比石头心肠好千倍万倍”。

 

我不在那个“金牛”群里,辗转知道后,我劝这个农民“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很多同学同乡,帮不上人家忙,不能怪人家说三道四的”。他称“我为你不平生气”。有什么好气的呢,不是我的文章惹了谁,而是一些人心里对家乡早已冷若冰霜。看我这样一个晚境“苍凉”的人在故乡草田埂上跑来跑去,站出来嘲笑数落我一番尔。我好不容易劝阻这位农民兄弟别冒火,末了他给我发信息:“你就是农民的菩萨!”我没有生气,心里实在不安。

我只是回故乡金牛镇走一趟看看瓜,还没来得及当吃瓜群众,写篇文章为金牛农民们吼一嗓子,莫气莫气,吃瓜吃瓜。咱们本周六金牛古镇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金牛西瓜甜,我的文章亲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