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4年前那届神仙高考,简直了…

明天就高考了。可以预见从明天中午开始,朋友圈开始讨论高考作文题目,有人点评,有人试写,有人感慨,这是每年的保留节目,原因只有一个,成年人除了能讨论高考语文作文以外,其余的高考知识已经基本完全不会了,很少见一个中年人一边感叹一边在朋友圈晒出一道理综大题的简便解法,如果有,八成算不上是个心智稳定的中年人了。

当然宁肯多一些这样的讨论,也不希望今年会再有因高考失常而发生令人惋惜的轻生事件,风物长宜放眼量,少年,都放轻松些,不管是对于高考还是对于人生,努力加油就好,因为你们到了叔叔的年纪就会明白一个道理:就算是考得很好,也未必就混得很好。

所以不要没事就要死要活的,给你们讲一届神奇的一届高考,放松一下。

时间转回到公元1057年,那时的高考还不是像现在一样一年一届,那时还是三年一届,跟世界杯的感觉差不多,多复读几次就一不小心从翩翩少年郎变成胖胖中年叔,再不一小心变成老年范进之辈也并不稀罕。为什么要谈一谈这一届高考呢?因为这届高考蕴含了太多的故事与事故,太多的规则与潜规则。

涨姿势的图片

上面图中这幅字,共计124字,前几年拍卖中2.07亿人民币的天价,所谓“一字千金”,你算一算,这幅字每个字多少钱?而这副字的作者,就是今天的主人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在“百家讲坛”中讲到他,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中的“非常七加‘一’”;

作家马伯庸给他写文章,称他为“小透明”;

考生们说课本上要求“全文背诵”的没有他的文章,似乎不知道他有什么作品。别说全文背诵了,就算是段落背诵好像也没有吧?

接着往前数,文化大家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评价他:远比苏洵、苏辙好,七绝有王安石的风致。

再往前,清初,被誉为“天下清官第一”的张伯行编《唐宋八大家文钞》,选录他的文章128篇,几乎等同于其他宋代五大家选文的总和。

南宋,儒学集大成者、理学家朱熹评价他:公之文高矣,自孟、韩以来,作者之盛未有至于斯。

同时代的文人中,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是他的老师,曾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你要知道,欧阳修在北宋文坛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当然了,他在实际工作中也是这样做的,后面给你们讲。

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为他写诗: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写到这里,凭借“桐话”粉丝的文化知识储备,你应该知道他是谁了吧?

对,他就是曾巩,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江西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

1057年的这届高考,跟唐宋八大家中的五位有直接关系,其中3位是考生,1位是家长,一位是考官,简直了……

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去赶考,自己呢主要负责social,很高端的那种。两个儿子一个20岁,一个18岁,风华正茂,属于1057年度京城望族“行走的女婿”,曾巩是复读生,39岁了,也带着自己的弟弟曾布,还有自己的妹夫王彦深。如果说前面苏家是青年证明实力的话,曾巩属于是中年试图逆袭。多说一句,这一届高考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位,还有几个牛人也一同中了进士,比如说程颢,比如说张载……

这次科举考试,由当世文坛领袖、翰林学士,曾巩的老师欧阳修权知贡举,诸科考官多为诗文名家。欧阳修与诸考官统一思想,逆转文风,一律不取钩章棘句、空洞晦涩的太学体,专录文以载道、文质俱佳、平易通畅的文章。

换句话说,以前的高考作文喜欢词藻堆砌,华而不实的炫技骈散文,而从这一届起,欧阳修希望可以选一些真正文以载道,有思想,有文才,说人话的好文章。而曾巩一直讨厌那些无病呻吟的散文,喜欢和擅长写的是议论文(策论)。而作为都是的欧阳修,专门修订了阅卷评分规则,只能说:老师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这还不算完。

阅卷的时候发生的故事,可能大家都熟悉了。欧阳修批着批着批到一篇满分卷,嘿嘿一笑,心里断定:写得这么牛逼,此文从文风到论政,从笔法到立意,非我亲徒弟曾巩莫属了,作为高龄考生,奥利给啊,小巩子。

还没完。

欧阳修继续内心戏:不行啊,我作为文坛泰斗,纵横考场官场,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合规。

谁不知道曾巩是我的徒弟?谁不知道我天天为他背书?今天我把这个第一名状元给了他,合适么?皇帝怎么看我?满朝文武怎么看我?乡亲们怎么看我?老家的大鸭大鹅们怎么看?

人设不能崩。欧阳修一边默念,一边给这篇文章批了个第二名。

于是,苏轼就成了那届高考的全国第二名。虽然后来欧阳修把苏轼好好地吹了一波儿,但我想苏同学心里还是在想:尼玛,这是啥事,老子太南了。

 

作为同届考生,苏轼、苏辙、曾巩、程颢、曾布、张载……都高中了进士,并且关于那届高考满分卷的故事也流传至今。多次复读,屡试不中的曾巩当然不是什么文坛“小透明”,其实曾巩在历史的地位非常之高,也非常令人敬重。

曾巩忠于唐代古文运动“文以明道”的原则,认为作家要想写就好文,就需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他将此概括为简洁精辟的一句话:蓄道德而能文章。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这首《咏柳》名诗中,曾巩借无骨之柳讽刺势利小人,信仰天地有清霜。

在名篇《墨池记》中,曾巩发论书圣王羲之“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进而激励后生“学固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耶?”

……

历代文人士子对曾巩尊崇备至,尊其为人惇大直方,敬其为官章法井然,崇其为文醇正典重。“上续孟子,下启濂洛。”后世不吝如此评价。

现在,南丰还有曾公祠,大明湖畔曾堤在,儒学不死,儒道不灭,曾巩何曾远去?醇儒之骨魂,激励、融入了多少后生之骨魂?

“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陈师道一句诗,道出后世多少以曾巩为导师的学子的心声。

曾巩之后,无数曾巩。这可能是曾巩千年的最大成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964年前那届神仙高考,简直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