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难两全? ——《悬崖之上》观后

我原本想看的是《寻汉计》,没想到去的影城没有排片,那就顺势看了《悬崖之上》。张艺谋的大名,那就是品质的保障。
涨姿势的图片 第1张
这是智慧与智慧的抗争,暴力和暴力的对抗。两个小时的片长,节奏很紧凑,一个悬念挨着一个悬念,观影全程都处在紧张中。
张译饰演的张宪臣是最立体的人物。剧中的他简直就是智慧的化身,刚一空降,一句话的试探,就识破了特务的身份。执行任务直到被捕,他的沉着冷静屡次脱险,都是心思缜密的智慧在起作用。谍战剧中,智慧该是主要人物的标配吧。
张宪臣是可以逃脱的。他乔装打扮,在特务们严防死守中成功地从书店得到了作为密码本的图书,眼看就要成功脱身了,他却选择去寻找孩子,然后他被捕了。一个特工在生死关头做出了这种选择,乍看匪夷所思,显得非常愚蠢,但人性的光辉反倒让这个角色更有了一种动人的力量。

被捕后的张宪臣又是意志力的化身。一个有信仰的人面对非人的折磨,就凭着信念和意志坚持了下来。任何时代,这样的人都让人钦佩。
智慧的张宪臣在饱受酷刑之后,居然还能在特务的巢穴里找到逃离的一线生机。虽然即使在周乙的帮助下,还是没能成功,张宪臣在生与死之中再一次做出了选择:他选择了死,把任务托付给周乙完成。
我之所以说张宪臣是最立体的人物,是因为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智慧、意志、信念,还有他近乎愚蠢的寻找孩子导致被捕的人性。
相对于张宪臣,剧中其他人物就显得有点扁平化。比如倪大红扮演的特务科长高彬,有着阴狠的外表、缜密的思维和悠长的耐心,但还是给人符号化的感觉。
涨姿势的图片 第2张
至于周乙,他的痛苦在于看着同志们在他眼前一个个死去,就显得比较单一,矛盾冲突不剧烈,不容易像张宪臣那样引起观者内心的强烈震荡。
剧中的叛徒,就是雷佳音扮演的谢子荣,更是一个扁平化的人物。刑场上,贪生怕死的谢子荣当了叛徒,然后就认敌作父,一坏到底。观众很难看到谢子荣内心的挣扎,好像他的叛变仅仅就是贪生怕死的结果。一个人叛变,事实应该复杂得多吧。
所以,紧张的两个小时之后,电影还是给我意犹未尽之感,我期望的效果好像不仅于此。
我希望在剧中看到的人物,都是像张宪臣这样复杂而立体,起码这样的人物要有三两个,而不是只有一个。可是,我好像也清楚,在一部片长两个小时的电影里,这可能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若是在有几十集长度的电视剧里,这就变得比较容易了。
我有一个感觉,好像搞电影的人都有点看不上电视剧。想想也能理解,电影的时长放在那里,演员表演时的每一个微表情,都要精益求精,做到万无一失,一个镜头拍很多遍很常见;每一帧画面也都丝毫马虎不得……电影的质量明显比电视剧高得多。
图片但是,电视剧也有电视剧的优势。《悬崖之上》和《潜伏》相比,我还是觉得作为谍战剧,《潜伏》塑造的人物更立体,更饱满,尤其是反派李涯,那也是有强烈信仰之人,那也是智慧之人,有他做对手,余则成的形象就更高大了。如果把《潜伏》压缩到两个小时,那就必须得进行大刀阔斧的取舍了,我可能也就看不到立体的一个个人物了。
以前一直有个感觉,一部小说拍成电影,很难让看过小说的人满意。若是先看电影,再看小说,效果就要好很多。
看来,这可能是个没办法两全的事情了。
无论如何,《悬崖之上》还是值得去影院观看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此事难两全? ——《悬崖之上》观后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