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艾叶青团

青团是江南常见的传统小吃,如今成为网红零食。青团皮可用青麦汁、菠菜汁,但好看无草木味。我喜欢用鼠麯草、泥胡菜、艾草、茵陈、马兰菊等野草打汁揉的青团皮,自带春天的青草气。
我极喜逛悠田间地头,可以做青团的名义到野外天马行空。
清明前几天阴雨霏霏,不用洗晒,便觉清闲。撑伞出门,淋着毛毛雨采野艾蒿(江南人叫蓬蒿)做青团。
我知道楠木厅门前麦冬丛有艾蒿,惊蛰去那里看老鸦瓣,遇见大片的艾蒿,刚冒淡绿色的芽,清新,娇嫩,生机盎然,我眼馋地看了很久,没碰那片艾蒿,留着长大。这会儿被春雨滋润,秀姿曼妙,茎高叶肥了吧。我径直向那里走去,任一路红花绿树含雨吐娇,不去理睬,因我是奔那片艾蒿来的。
从依依挂着旧果的楝树下过去,便见那片艾蒿了,蒙蒙细雨中,看过去,光秃秃的,不见我向往的草长花艳。近了看,所有的野草都被割草机格杀勿论。
我幸幸地离开楠木厅,又去了几个地方,艾蒿的遭遇皆如此。但我相信它们还会神不知鬼不觉地,蔓延生命的绿,谁也没办法阻断它走向季节深处。
涨姿势的图片 第1张
其实,在我的老家野艾蒿(老家叫其野艾)随处可见,村人们忙于田地,知味也浮浅,无人识得它的用处,我也是到了江南,见到江南人在门口种一小片野艾蒿,很好奇,慢慢地发现艾蒿原来可食。在我老家毫无用处的野艾蒿到了江南,转身一变成了春日风雅的时令美味。
我便兴奋地告诉老家的亲戚朋友,野艾蒿可食,打汁做青团,清香得很。多数人没理睬,只有梅采了野艾蒿,照着我的说法做了点心。她发消息告诉我,没想到怪味的野艾蒿做点心蛮清香的。她享受到了春天草木美妙的鲜香,生活也悄悄得到了微妙的提鲜。
涨姿势的图片 第2张
我空手而归,怀念着老家的野艾蒿,此刻的黄土地上野艾蒿成群波浪,却无人问津,而在异乡野艾蒿是个宝,高楼林立,街道错杂,难有其立足之地。
到了单元门口,见看车库的阿姨,在自家门口,细心地掐盆栽金花菜,然后又把掐光叶的金花菜疏苗,拔了移栽到香樟树的空地上,细雨绵绵地滋润着,生命的鲜活气丁点未失。那里去年栽的野艾蒿,叶茂枝壮,雨滴滚滚,喜人。我摸了摸叶子,水珠儿簌簌滑落,指尖沁丝丝清凉,像夏日用泉水洗手,极惬意。此刻,我好羡慕阿姨,有这么鲜嫩的艾蒿和金花菜,真是富足的春天啊。阿姨指着不远处的马兰头:“你要喜欢吃,自己挑!”
呀,还有大片的马兰头啊,绿茵茵,挨挨挤挤铺开新绿,翠绿如玉。我忽然灵机一动,向阿姨要了撅子,奔到我的小花园,一鼓气把一大堆正发绿芽的美人蕉刨了。美人蕉太强势,只两年发了一大片,几乎占有了我半个小园,我只能狠心弃了这贪心的美人。
我向阿姨要了马兰头苗,栽于美人蕉腾出的泥土里。泥土被小雨润得发黏,手、脚、铲子,沾满烂泥,却不嫌脏,也不嫌费事清洗,以为这样,才对得起美好的春天。
我想起一段很美又应心的文字来:“你应该拥有一个小花园,就算比小手帕还小也行。你应该垦植一片苗圃,以认识你所踩踏的土地。
如此,你将发现脚下的土地,绝不比天上的云朵逊色,而且更多变、更美好,也更迷人。你将见识土地的多样面貌,酸腐、坚硬、湿黏、冰冷、多石和腐坏。也可以发现沃土蓬松如面皮,温暖轻薄像面包,然后,你会赞美土地,一如赞美女人和云朵。”
十二棵马兰菊,均匀地排列在我的小小园,像一群领养来的丫头,乖巧地端立于自己的领域,开始在季节的风雨中努力生长。

一转身,看到身后麦冬丛挺立的艾,老家人叫之家艾,翠叶绰约,茎直挺秀,绿中泛着霜白。家艾比野艾蒿高大,叶肥厚,且茎挺直无分枝,味更浓郁,就是端午节插门辟邪的那种艾,食之不如野艾蒿味清新婉约,有点苦。
看,霏霏细雨落在艾叶,水珠聚集,远看,白花花,像敷了一层白雾,近了看,雨滴滚荷般,清新灵动。艾是民间神草,功效毋庸置疑,且无人不晓。端午艾叶煮鸡蛋,女人食了好处多多。我忽而被惊醒般,艾汁也可和面制青团的。我喜不自禁,开始掐自己种的艾叶,刚触到翠嫩的叶,清凉的水珠从叶片跌落,我一枚枚地掐,叠加着攥在手心,雨水从指缝流淌,清冽,洁净,而丰沛,雨水再寻常不过了,这么涓涓舔肤,握于掌心是头一回,我有种从未有过的奇特感受,与自然相依相偎的神圣感,艾叶,肌肤,身心,都得到滋润与涤荡。
很快竹筛盈翠,端着往家走,被雨水缀弯的春草,歪斜到小路上,打湿了鞋尖,筛子底,滴答滴答,一路滴着水。

二 榆钱馅的艾叶青团
进得家门放下艾叶,先奔到阳台看看花草,一会不见,是否又有蕾打开,是否新叶又绿了点大了点。见一株自生的二月兰,摇曳东窗口,像棵开紫花的树,株枝秀丽,紫花浪漫,我轻轻碰到花枝,花瓣纷扬,落了满袖,极有诗意。
袖子上像绣了精巧的紫花图案,我也不拂掉,就让这好看的花瓣随着我的一举一动制作青团。

袁枚的《随园食单》记:“捣青草为汁,和粉做粉团,色如碧玉。”
光看这句子,就觉得有无比美好。
亲自体验,愈富有变化,充满乐趣。
艾叶清洗后,切碎,弥漫着浓郁的蒿香,被我闷入豆浆机,加些清水,我担心艾草苦,放了一调羹白糖,又捏了撮小苏打保色祛草腥气。按“青菜汤”模式,开始打青团浆。
我在嗡嗡的豆浆机声中,开始清洗晨采的青竹叶。鲜绿的青竹叶做蒸布,不仅省了清洗蒸布的事,且增草香助翠色,十分妥帖。
青竹叶清洗干净,清香碧翠,摆筛中沥水,艾汁还没打好,我趁着空准备适量的糯米粉与小麦粉,麦粉是糯米粉的四分之一,为了面团容易包馅不裂口。糯米粉是二丫给的,自家糯米加工而成,倘若买的水磨粉,不容易和面,是难以成形的。
当我看到刚才停在袖子上的二月兰花瓣,轻盈地飘到面粉里,白雪紫花,好看得很,来不及细思量,这时豆浆机工作完毕,艾汁打好,倒入白瓷碗,若半池盈盈春水,赶紧趁烫浇面粉和面,至少得六七十度水温,方可揉出面团,否则黏手,揉不成面块。
面团揉好,由雪白变草绿,整出适中的长条,刀切成均匀的小块,每块再揉搓出小剂子,即可按照自己的方式包馅了。

芝麻馅与豆沙馅最为传统,经典,现在还出了很多新口味:咸蛋黄肉松、鲜花牛奶味、榴莲味、……
而那些花哨的馅料都不及老底子野菜馅最可口,又能中合消化青团皮内糯米粉的糖分与热量能,有着疗愈的功效。我最喜欢荠菜、马兰头、榆钱、竹笋、槐花做青团馅料。
我用的是榆钱拌豆腐干做馅。
至于榆钱,熟悉却没吃过。记得小时村上榆树并不罕见,吃顿榆钱饭菜,非易事,那时的人,整日忙碌田间,闲下来还得做鞋子做衣服,哪有空捋榆钱做吃的呢。再说了,那时也没人稀罕榆钱,更无时令美味意识。
如今榆钱成了春味网红,网上有很多写食榆钱的文章,原来榆钱树也是从诗经里走来,使得我倍加怀念儿时有榆钱树的村子。
于是网购了一斤榆钱,面对一小箱子敷着冰跋山涉水而到的青青榆钱,亲切,熟悉,像见到故友,亲人。我意识到自己,对过往的事物,包括从前不喜欢的,开始喜欢,并怀念,但并不伤感,甚至内心充盈着不动声色的美与悦。
对人也如此,曾经发誓一辈子不理睬的人,我常会萌动退休后去找他们,回到最初。
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把榆钱择捡干净,榆钱的味温柔清淡,只有鲜鲜的青味,与炒至焦黄的豆腐干沫拌青团馅,我以为最好不过了。
橱窗上墨兰清雅的香气萦绕,我在花影旁,把青团皮弄于掌心转成绿色的窝,如未舒展的雏荷,装进青青榆钱馅料,揉捏出娇小可爱的青团。入锅蒸八九分钟,透着春草香的青团子出锅,青团色变得浓绿浓绿的,油光闪闪,热气袅袅,多么像近几日三月的烟雨,蒙蒙细雨淋着草木,水雾中的春草透着绿弥着青气,厨房氤氲着春天的气息。我用筷子夹一只玲珑剔透的青团趁热入口,咸香味美的汤汁悄然沁进口中,口舌间清香流转,紧接着满口是青团皮不可抗拒的软糯丝甜,且伴随着涓涓艾香,里外口感味觉相得益彰,春天在嘴巴中醒来,悠长的青草香,像春日的草芽一般鲜。
如此,很春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清明*艾叶青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