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铃摇春光

说到牛,总会让人自然而然地感到心里暖暖的,踏踏实实的。这种感觉乡下人几乎人人都有。何以谈牛舒心呢?这大抵是因为牛吃苦耐劳和忠诚可靠的秉性,牛的确是乡下人的好朋友。

涨姿势的图片

从“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到“俯首甘为孺子牛”、“不等扬鞭自奋蹄”等等有关与牛的传说和典故可以知道几千年以来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诸如牛气冲天、牛劲十足等等都是人类对牛最朴实最接地气的赞美。

据说,人类就是看中了牛的牛劲,为驯服驾驭它,给它鼻孔穿上了环,这才把它拉入田间地头,让它服服帖帖地深耕耙耜,纵横阡陌,从此成为了人类的忠实朋友,走进了农耕文明。

农谚说“牛马年,丰收年”,想必几千年以来,牛年是好运年,是会给人类带来丰收富足和吉祥如意的好年景。

辛丑牛年伊始,人们就喊出了“牛转乾坤”的声音,这声音饱含着人们善良而真挚的祝福,寄托着人们美好而强烈的期盼,这声音激荡着人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豪情。

进入正月以来,大多是晴好的天气。阳光普照,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春色宜人。

汉江的水更绿了,一带春江水,人在画中游。山水辉映,群岭叠翠,紫气东来,春意盎然。春山深处有人家,炊烟袅袅纳祥瑞。暖风轻拂岸上柳,春潮荡漾天地外。林林总总花千树,万紫千红春意浓;汉江的天更蓝了,苍穹湖蓝净,白羽悠然去。莫道嫩蓝矜持意,碧海青天如意情。

天汉湿地公园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人,为这张汉上人文景观名片增添了更加璀璨靓丽的色彩。人们追溯汉家发祥地,崇尚汉文化的博大精深,走进汉人老家,徜徉兴汉胜景。厚重悠远的汉史、高大富丽的汉宫无不使人们顶礼膜拜,叹为观止。

人们走在阳光里,行在春风中,于心旷神怡之时无不感念汉中的水美山美人更美。

牛年春色倍还人。春到茶岭,阳光暖了茶心,嫩芽复苏,张开了朦胧的睡眼,萌萌地张望这个空蒙的山野;春风绿了茶色,每一片嫩绿的叶子都在枝头颤动,舒展着勃勃的生机;氤氲浓了茶意,飘逸的薄雾带给嫩芽生长所必需的水分,且恰到好处,这种水分似乎早已暗示出嫩芽日后沉浮杯中、暗香飘逸的精致和美妙。生命往往如此,在不经意间已被暗示出运势和轨迹,且大多不可逆转地走完历程,辉煌也罢,坎坷也好,那都是前世今生的运程,无一例外。

明前茶,贵如金。茶农们但凭付出辛劳,希望换来一份收获。
春到山野,正月初一以来连续十几天的晴好天气已然烂漫了山花:树树李子花开,宛如玉树琼枝,雪压枝头,戏谑地慰藉人们对一冬无雪的遗憾。紫薇已浓,那种无法准确形容的红尽情显露出生命的矜持、率真、多情和热烈。桃花红了,灿烂如霞,在桃之夭夭里尽显生命的芳华和无穷张力。樱花也静静绽放了,白的如雪,艳的多彩,纵然是在微微的风里也只是淡淡地笑着,雅致含蓄,温婉妩媚。坡岭上、田湾里的油菜花也正在悄悄铺展开那恣意的金黄。明丽鲜艳的迎春花毫不怯场地显示出在这个时节她们主宰缤纷多彩的世界的底气。是呀,花的世界尚且如此精彩,群芳竞艳,谁的时节谁占主流,更何况是人呢?

人勤春早。田湾里的农人们已开始了春耕,沐浴暖暖晨曦,迎着徐徐春风,嗅着淡淡泥香,挥却飘逸氤氲,播种丰收希望。

尽管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牛已慢慢退出了农耕文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农人对牛的那份特殊情感。何况在较为偏远的山区,牛依然还在自己的天地里耕犁耙耜,默默奋蹄。

于是,我很自然地回想到了一直对牛的喜爱。

大约从七八岁起我就和牛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成了朋友。那时是生产队大集体,每到暑假,队里的小伙伴们就争着去放牛。一来是闲月季节,队里准许放牛,二来是一天早晚放牛,队里可以给记2个工分,何乐不为?因此,每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去队里牛圈抢牛——水牛脾气温顺,可以骑在牛背上。抢到牛,等饲养员做了登记和吩咐后小伙伴们就出发了,或是去小河边放牛,或是去沟渠上放牛。一手牵着牛缰绳,一手调皮地抚摸牛鼻子,鼻子暖暖的,软软的,愤出的气热乎乎的,冲得手心痒痒的。等到牛差不多吃饱了肚子,我们就骑上牛背,牛驮着我们趟着清凌凌的水,听着牛铃“叮当——叮当——”的声音,感觉在静谧的旷野里那声音真的很清脆。

有一年暑假里,队里的两头黄牛生病了,饲养员牵着牛准备去临乡给牛治病,笑着问我:“跟我去,敢吧?”我生性倔强,不怕事,开口回答:“走!有啥怕的?”

我和饲养员各牵一头牛往北而去,一路上说说笑笑倒也开心,耳畔一直传来“叮当——叮当——”的牛铃声。

到了兽医站,兽医给牛看完病,开了兽药。有些兽药得放在碾槽里碾碎。饲养员碾完兽药,兽医给两头黄牛灌完药,再看看两头黄牛,眼角处泪流不止……

自那时起,清脆的牛铃声就清晰地印在了我记忆深处。

时值牛年,感觉那早已尘封的牛铃声又回响在了耳畔,牛铃摇春光,人勤知春早。
汉江文学
汉江文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57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牛铃摇春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