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舌尖上的美味——油脂渣

上一篇写到母亲熥花生米,用的是猪大油,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了猪大油炼出来的油脂渣,那也是小时候舌尖上的美味。

小时候,家里吃的是豆油,但用豆油炒菜总是感觉没有猪油香,可又吃不起猪肉,于是,父亲就买来猪板油炼猪大油。

印象中,猪大油一年四季都会吃,只是冬天比较耐放,会一下做很多。

炼好的猪大油凝结了之后,白花花的如白玉一般,极为细腻,放在搪瓷盆里,是菜厨里的一道风景。

涨姿势的图片 第1张

通常都是逢集的时候,父亲去集上买来一大块猪板油回来,清洗之后,在案板上切成小块,放到事先准备好的铁锅里,然后把铁锅放在煤球炉子上。

涨姿势的图片 第2张

随着锅内温度升高,生板油开始吱吱啦啦作响,铁铲也跟着来回翻动,慢慢地,锅底的油渐渐越积越多,铁铲翻动的频率也就越来越低。

涨姿势的图片 第3张

一块块猪板油也开始由白色慢慢转为微黄色,肥胖的身躯越来越瘦,慢慢蜷缩卷起,体内的油脂越炸越少,周围泛起一锅油泡,炸出的油如透明的水一样积在锅底,越积越多,最后竟把它们自己给漂起来了。

涨姿势的图片 第4张

每次都很喜欢看炼油的过程,神奇而又有意思。当然,内心还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期待,期待那金黄灿烂还稍微有点焦糊的肉渣。

涨姿势的图片 第5张

当肉渣完全漂起来之后,身体也慢慢地越来越干瘪,而锅边的孩子们望眼欲穿,终于等到油脂渣了。

如果想让肉渣还略带点油而不至于太焦糊的时候,就可以适时捞起它们,如果还想多炼点油,那就继续,直至把肉渣炸成真的肉渣。

 

当然,还是略带些油的肉渣,口感更好。

对孩子们来说,那肉渣堪比任何美味,趁热拿一块放到嘴里,一嚼,酥香脆嫩,一块下肚,顿觉满足,香味上达大脑,下至肠胃,充盈全身。

刚出锅的酥脆的肥油脂渣,牙齿稍一触碰,即刻玉碎,碎了的脂渣,像流黄的糖心一样,顿时被挤出一汪油,香而不腻。

而带皮的油脂渣,颜色微焦微黄,硬是硬了点,但却嘎嘣脆,香且有嚼头。

而不管是什么油脂渣,如果,蘸上点盐,香碰上咸,那味道顿时更鲜美了,相当解馋。

涨姿势的图片 第6张

直接吃油脂渣,还是太奢侈了,大人也不会让我们尽情地吃,只能浅尝辄止,因此,越发觉得油脂渣香。

小时候家里一般中午是不做菜的,而油脂渣就可充当经济适用而又美味的菜肴。把油脂渣卷在煎饼里,再撒上些盐,简约不简单。

油脂渣还可以用来炒菜,挖一勺猪大油,加一些油脂渣,半棵大白菜,就可炒出一个菜。经白菜一煨过的油脂渣有种嫩滑带骨的感觉,肥而不腻,别有滋味。

 

油脂渣剁碎了还可以包饺子,白菜油脂渣饺子虽然没有白菜肉的软香,但是吃起来特别有骨感,总有一种可以吃出声音的感觉,清香但不油腻,也别有一番风味。

 

上面光说油脂渣了,那捞出油脂渣剩下的猪大油,才是我们做菜的主角。只要炒菜,必放大油。

虽然对孩子们来说,这主角的受欢迎程度还比不上配角,但主角还是主角。

 

那个年代,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自己炼猪大油,也有些人家会直接把油脂渣一起放在油里,炒菜的时候就脂渣和油一起挖着下锅了。

油脂渣好吃,其实凝结的猪大油也好吃,除了炒菜外,一个特别好吃的法子就是猪大油卷煎饼。

 

拿一个煎饼,跑到菜厨旁边,从盛着搪瓷盆的猪大油里面,挖上一小勺白花花的猪大油,然后撕下一小块煎饼,用煎饼把它们涂抹均匀,再加几根咸菜条,或者撒上点细盐粒,轻轻地卷子来。

卷在煎饼里的且加了咸味的猪大油,只香不腻,看似什么也没有的煎饼,因涂上了猪大油,香味四溢。

 

咸菜和盐粒也可以用香椿芽代替,还可以卷上棵大葱,或者就着大蒜,那猪大油的味道就更浓了,像是在自己嘴巴里炒起了一种特色菜,那种滋味,只有吃过的人才能体会。

小时候的味觉总是很容易就能满足,一块油脂渣,一勺凝结的猪大油。

这种味觉还自带记忆功能,总是不经意间,这个功能就自发开启,没有原因,也不需要理由。

我想,这大概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吧,当然,也是故乡的味道。

这故乡小时候的味道,愈久弥香。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小时候舌尖上的美味——油脂渣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