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深山探宝之:一座大院几代辉煌

提起探宝,自然会想起藏匿于地下的金石玉器或那些频于灭绝的珍稀动物来。但是,在秦岭大山之中的华阳古镇确有一件宝物,一观令你留恋往返。

一、长安驿站探宝人

涨姿势的图片

那是一座明清式的古宅大院,它座落在华阳东河之滨,古城山下,逾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前世今生,却很少有人知晓。古宅大院名为”罗家大院”,本于华阳高中时已知却未目睹。当年有同学约我去罗家大院为罗老太爷庆寿,他形容罗家大院如何气派,赞美罗老太爷多么体健威武,人品何等高望。可惜那时囊中羞涩到身无分文,每月带来的一元钱全给学校交了伙食费,实不便前往,但经不住同学央求,写了一首贺诗让化带去作为庆寿之礼。现在想来非常后悔,那时去了,起码可以早早地领略一番罗家大院的人文风貌。与宝物擦肩而过的机会一晃就四十多年,但它又一次让我幸遇。二〇一九年七月一日党建活动中我随村组织团认走进了它的殿堂。从老街南口向东拐,过风雨廊桥,一直到罗家埧村子的西南角上,向那座红砖砌成的大型楼门里一望,一片宽阔的广场里有红军人物雕塑和红色记忆的标志物,这里已是华阳AAAA景区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探寻的视线伴随沉重的脚步,慢慢走上右边的台价阶上,才知道这是真正的罗家大院。

大院的楼门自然是土红色,砖木构筑的老样式古色古香,但比外边的红色大门小的多。古式的大门上额书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政治部旧址”楷书金字。木质门框因年久风蚀,粗糙的木纹象天然刻录下的岁月痕迹。走进大院,可见百十平米的天井,下铺青砖,上覆旧瓦。脚下的方砖上附着古铜绿绣般的苔鲜,阴暗处它已爬上棱正而精美的石沿坎。走马转角的廊檐里,老式的透花窗阁与那些笔直的明柱构成一幅古建筑的立体画面。上房五间,左右厢房各四间,一律陈旧的土红色,这种四合天井的老宅属南方式庭院建筑,它体现了罗氏家族昔日的豪华盛况。
走进正屋,中堂里四位红军首长端坐于方桌周围,似在召开战前会议,面容疑重,军衣朴素,庄严而肃穆的场景立即把人带入革命战争的岁月。东二间里一位身穿红军服的老人正在为参观者讲述红军故事,一堂”红军战士”专心致志的听讲。由于夏令气候,室温凉爽,老人又躺在地下给人们传授自家的健身秘笈,这位老人正是罗家大院的原主一一罗春兴。作为义务导游的长安驿站老板罗爱玲女士,她以高昂而标准的西安话向我们介绍罗家大院的来历,他说,罗家大院的先人们代代尚武爱国,尤其到革命战争年代,又把自己的庄园让给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官兵驻扎。这里要说明的是,郭爱玲女士何许人也,虽已享花甲之年,却极其精明能干,退休前曾是西安市碑林区妇联主任,后还担任过某化工总厂的文化编辑,一生从政,爱好文史研究,一双特有的敏锐眼光赋于她的洞察能力。她和丈夫初來华阳就认准了千年古镇的宜居性,更于后来通过认识罗春兴,一但发现了罗家大院的秘史便如获至宝,毅然决定选择罗家坝小区作为老年康养旅居基地,还购置了一百多套服服装导具供游客穿上体验红军生活。

中午吃饭时她说:“邀请你去采访一下罗家后人”。笔者虽若不才,但有友人特别推荐,加之如此厚重的文化素材,其能不动于心。

二、罗家大院与罗氏世家

为了实现郭爱玲妇夫的心愿,在应邀为她开启康养活动之际,决定抽时去看望罗老先生。

夏日之晨,神清气爽。通过电话联系,走行一小时,在华阳古镇新街路口左边的一座楼房里,见到了罗老先生,他听说我们要来,特地为我们做了饭莱,推免不过就边吃饭边交谈。

罗春兴已八十多岁,身体却似七十岁一样,退休前是华阳镇中心医院院长,是罗氐世家真正的后裔。几十年的从医生涯养就斯文举止,老伴已去世,儿子务农,孙子在水利单位工作,他一个人在小房间房里生活,平时还有上门求医者。房子空间里多是书藉和医药,大包小包的充满中草药味。老罗很朴素,穿一身蓝灰色中山装,说话从不高声,和谐待人,谦谨有余。当我们说明来意时他却有点大不情愿,在郭爱玲女士的再三劝导下,他说”罗家先人有家训,不能虽意向外人炫耀家史,但考虑改革开几十年了,你们如此牵挂我也该开放一下,终然也是快要离去的人了,就把我知道的,也是祖上口口相传的事情告诉大家,好让下一代人们得到爱国教育”。话说的入情入理。

罗家先祖由东汉半未年行军路过华阳,看到华阳古县风景秀丽,田园广多,便留下家眷长居于此。罗氏后人代代为武官,到康熙九年,祖爷罗恒丰考上武举人,军衔游击,分派陕西驻军。康熙十二年,十九岁的年轻皇帝立志削番,但连征数年不胜,为快速剿灭云南王吳三桂,罗恒丰奉命出征,在火烧铁房子的战役中,冲锋陷阵,身受七十余处刀伤,终将吴三桂引出巢穴,最后吴三桂受惊逃亡又感风寒病死在广西南宁。

削番胜利,凯旋归来。康熙大帝见罗家兵将忠勇无敌,功勋卓著,特封罗恒丰为二品参将,后又加封副将。在洋县华阳县东河岸一带,赠置良田三百亩,于古城山下风水之地修武功将军府邸一座,以供罗氐后人世代享用。

罗春兴说,到他这一代已是罗氏第十代后裔,由于家谱及文物在民国后大部遗失,但皇帝的御赐的《照朝更老》《风高乡国》《中流砥柱》《武功将军第》等几面大牌一直挂到文革时才摘下,后来不知所踪,现有《风高乡国》半面木匾尚存于家,上面刻有”恭为,诰授武功将军锦堂……”部分字迹可鉴。

罗春兴记忆说,曾有《罗氏家谱》也于丢失,因无文字记载,他只知道祖爷名叫罗恒丰,清朝武将,官达二品。祖父名罗子相,后清秀才。父亲罗九龄从医务农,母亲赵金彦均在解放前去逝。到他们这一辈,兄弟二人都从事医务工作。

罗氏中另有一支,因在陕西作官而久居榆林,罗恒丰晚年随长子罗锦堂生活,寿终后就安葬在榆林。2OI9年春,榆林藉罗氐亲属罗霄一行七人子孙三代来华阳探亲,其中最年长的与罗春兴同辈。据说榆林那里也有几十口罗氏家族。推算一下真令人惊讶,一个罗氐家族从汉代相传至今,业经一千八百年的岁月,竟然长兴不衰,人才辈出,不能说不是奇迹!

罗春兴说,罗家大院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罗氐家族在华阳古镇上住了这么多年,全凭祖上仁德处世,尚武习文,耕读传家,善行大道,才有长久立足的今天。

三、忠烈爱国,几代辉煌

上面说了,清代时罗家先祖为朝庭效力,封官掛印,乃是武官要臣,国之栋梁,而到后人罗子相这一代依然崇文尚武,到革命战争时期,带了一位高手徒弟名叫孙鸿,他认罗子相为干父,经罗氏传授功夫,乡间谣传孙宏能飞檐走壁,双枪射击,在秦岭山中打富济贫,仗义行侠,名震华阳。但也又人称之为”棒客”。其实,孙鸿是洋县中学毕业,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红军秦岭游击队队长。一九三五年春,程子华,许海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北上抗日路过华阳镇,孙鸿负责联略工作,动员罗家接待红军。罗春兴的祖父早就接受进步思想,认清形势,满招满应,热情欢迎红军到来,立即腾出十间房屋让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一百多名干部、战士居住,自家老小十几口人挤居在两间灶房里。罗家还康慨拿出银元和粮食供红军所用,母亲赵金彦每日帮红军做饭洗衣,父亲白天筹粮,夜间放哨,虽只几天时间,与红军相处得亲如一家。

红军到华阳第二天,国民党反动军伐第二警备旅张飞生部已跟追到茅坪镇,红军指战员在罗家大院开会,决定必须打赢一场阻击战才能保证顺利北上。此时罗九龄也参加红军会议,出媒划策并引路查看地形,建议红军在华阳镇上唱大戏,让一部分红军战士看戏,假象迷惑敌人,一部分红军到来路上没伏。第二天中午成功地打了一场板橙垭(又称石塔河)伏击战,击退敌兵,交获枪支500多支和几名百俘虏。可以说,这次胜仗有罗家的一份功劳。
红军走时罗春兴的两个舅舅也跟着到陕北抗日,其中一个叫赵鹤林后来永无信音,一个叫赵良杰的1949年参加华阳解放战斗后当了区公所武装干事,直至退休。

罗家后代迎红军,援红军,送红军,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红军走后,国民党当局对罗家实行恶性报复,强加赋税,逼得无奈,罗家逐年贬卖了祖上传下的产业,三百多亩良好地到民国年已剩无几,罗九龄夫妇因派款逼债被气死家中。土地到解放时只胜得八亩八分,土改运动中作为中农成份分还分给罗家。

我对罗老肯定地说,“共产党不会忘记罗家对革命有功绩”。罗春兴说:”解放后政府对罗家财产住所都有保护,对罗氐后人包括我和弟也给予工作安置,我们是感恩知足的,对党和国家深表感激。”

2018年5月,罗家大院被国家列为”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政治部旧址”,罗春兴以共产党员的壮阔胸怀,以大局为重,毅然接受上级房屋置换协议,把一座心爱的祖传古宅移交给了政府,建作红军记念馆,让它成为党的红色教育基地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9年五月六日汉中市市委书记王建军来华阳镇视查察红二十五军政治部遗址及开馆仪式时,顺便看望罗老先生,看到罗家大院残存的御匾,语重心长地对罗春兴说:“你们罗家祖上都是一代一代爱国,一代一代为民族发展做出奉献,你也风高乡国,照朝更老”,作为罗氏后人罗春兴老人家感动的热泪盈筐。

走出罗家大院,回首一望,那座古朴的建筑在太阳的照射下依然雄姿勃勃。偶然发现,在古院外墙角有一块花岗岩石碑,上面铭刻《罗家大院简介》如下:

罗家大院位于华阳镇华阳街村罗家坝,原为清代参将罗恒丰府邸及其后人居所。据民国吴湘融《洋县志》(选举表:二十六)载:”罗恒丰以功任军职,官至光绪,官皇甫川游击升参将加副将,华阳山人”1935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途经华阳,军政治部设在罗家大院。1994年4月,该处被陕西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一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的附属文物。2O18年,中共汉中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洋县县委在原址进行保护性维修,建成党史,党性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读罢不禁让人感慨,罗家大院啊,你是大秦岭深山的宝藏,看到了你时却令人叹惜,这么古色古香的清代古宅,这么厚重的历史文化,除此再没有更多的祥细记载,它的千年故事还有待世人继续挖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秦岭深山探宝之:一座大院几代辉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