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家乡温暖的味道

沈从文写湘西的时候,他早已离开湘西多年,他笔下的湘西全在他儿时的记忆中。萧红写呼兰河的时候她早已离开了呼兰河,她笔下的呼兰河不过是她脑海里一直都不可能抹去的一个印迹。侯泰而,一个七零后的作家,现居北京,他笔下的湘西也不过是他年轻的时候留下的一个影子。为什么,住在家乡的人写不出家乡来?反而是那些背井离乡久了的人,把自己的家乡写成了温暖的味道?

涨姿势的图片

这是我第一次读侯泰而的作品,和我的年岁相差不大,他的家乡离我的家乡也十分近,读他的文章全是因为他给自己的书起来一个浪漫温情的名字—《我听见,那时的月光》。翻看一看,尽是湘西人的故事,尽是湘西的一草一木,看着他的书,好似听到了一曲《马桑树儿搭灯台》,眼前的文字与耳边的歌曲交融着驻进我的心里,我的心突然一震。

住在北京,心系湘西,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的是对那里的留恋、不舍。既然那般的思念,为何又要远离呢?既然已经远离,为何又要记起呢?人啊,是否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这一点在一些成名的人身上更加显现。

“只要眼中偶尔掠过一抹青山绿水,耳畔飘过一声乡音土语,无边的乡村回忆就会滚滚而至”,他写的这句话真好,深入我心,我能理解他的心情,就如我的心情一样。

只是,我们心中的那个家乡还回的去吗?我想,回忆家乡也许并不是为了家乡本身,只是为了寻得灵魂上的一方宁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回忆家乡温暖的味道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