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

早饭后去办公室路上,刷到美女莎的朋友圈“万能的朋友圈,求助!Excel表里数据不能求和,只能计数,怎么解决?已百度+请教同事,没辙”。

涨姿势的图片

一看到跟表格操作相关,这些年一直当“大表姐”的我就开始开动脑筋。“会不会是单元格格式的问题?不是数字,而是文本?又或者,复制到新的表格中能否解决?再或者,换到另一台电脑试试看?”到了办公室再看时,发现文科兄的留言,和我思路一致。但是莎莎说尝试过,仍然不行。

于是私聊莎莎,问她“是否涉密,不涉密的话,发给我帮你操作看看”但是发完这句话后,我又觉得我会不会过于冒昧了。陷入了内耗当中,觉得自己会不会热心过度,也许莎莎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呢?于是还发了一段话过去,跟她解释。

7分钟后,莎莎给我发了表格过来。我立马下载,尝试用公式函数。果然用了求和函数之后,显示得数为0。而我另开新的一列,手动输入相应的数字之后,再求和,又是正常的。这些现象还是指向数据格式。反复设置了数据格式之后,仍然无效。我跟莎莎说,这下碰到硬骨头了,我需要点时间再试试看。

说完这句话,我就打开微信,在微信输入“Excel只能计数不能求和”这个问题描述,再点击搜索。在弹出来的解答中,挑选了一篇百度经验《怎么解决Excel不能求和只能计数的问题》,按照经验中所说,对该列数据进行分列操作。搞定。于是,说完遇到硬骨头之后一分钟,我就又说“好了”。然后把这条经验分享过去给她,并告诉她操作步骤。

莎莎说“这么快?需要分列操作的原理是?”我想了想,应该还是数据格式的问题。可能该列数据前面有我们肉眼识别不了的空格这种,系统就认定这个是文本,就只能计数。
至此,莎莎的这条朋友圈引发的思考,正式开启。

如何正确的求助?美女莎提供了范本:清楚地描述遇到的问题。并把自己做出的尝试“百度+请教同事”以及结果告知。这样,看到这条内容的人就明白,莎莎并不是没有自己先做过尝试,上来就提问。

靠谱青年的特征:事事有回应。求助完毕,跟进事情,问题得到解决,及时在朋友圈更新状态,关注的人们都能看到,并且心中有数。美女莎就是这么做的。问题解决过后,她及时地在这条内容下留言,并告知解法步骤,供后来人参考。这也能帮助人们在浏览朋友圈的过程中,顺便有所得,至少脑中留下印象。

朋友圈是个大宝藏,但是需要深度链接,需要你长期保持开放包容并坚韧,有这个前提,你的链接才会生效,你的圈中好友才会在你需要时纷纷出手相援。

人们一般都愿意帮助别人,至少有这个倾向,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到别人,自己心里也会很开心。“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微信搜索比直接用百度搜索高效,这是微信下的一盘大棋。从去年开始,我就已经习惯与直接使用微信搜索,简便快捷,还便于直接分享给他人。就像解决莎莎遇到的这个问题,我只尝试了第一条就顺利达成目标。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快速试错,快速响应。尤其是这类操作技巧类的问题。这也再次反映了“咱们平时用到的office功能,大概只有百分之一”。

这件小事,我复盘的过程中看到了这些(这是今早冥想过程中梳理出来的)。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我们可以有很多类似的所得,对一些概念的运用,解读,都可以从小事情延伸开去。

果然,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