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慢慢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一朋友在网上买了两个鲜花盲盒,一个49.9元一个69.9元。她第一次通过直播买花,压根不知道数量,等收到花才知道原来两个盲盒的花会这么多!

涨姿势的图片 第1张
谁家也没有那么多花瓶来插花啊。她倒有办法,借了物业的推车,把花放在桶里,推到小区门口练摊去。
她站在街边吆喝,百合五块钱一把玫瑰十块钱一把!第一个光顾的是一对年轻夫妻,25块买了两把百合半把玫瑰半把雏菊送了尤加利叶。第二个光顾的是个带小孩的妈妈,15块买了一把玫瑰一把雏菊,她大方地送了绣球和半把玫瑰。第三个光顾的是个中年男人,25块买了三根向日葵、一把玫瑰还有一把康乃馨。
她第一次练摊,回收了65块。她家还美美地插了一瓶火灵鸟玫瑰,一瓶菊科花卉。
说起来也就花了50来块钱,鲜花就能装点家庭,一周的心情都能跟花一样美。

花钱买花回家,不能吃不能喝的,就单纯为了好看,这也太奢侈了吧。
搁从前,我也是这么想的。
从物质匮乏的时代走过来,吃饭穿衣才是王道,长期形成的习惯,不少人根本不舍得花钱来满足这种矫情的虚无缥缈的精神需求。
但是,对美的渴求却从未泯灭。只要不花钱,大多数人还是爱花的。

小时候,自然也是见过花儿的,可那些花儿太不起眼了,都是地里种的植物,开花就是为了结果,像西红柿黄瓜辣椒什么的。它们的花儿小而淡,土里土气的,在我眼里根本不具备观赏价值,甚至都不配称为花儿,根本无法跟那些真正的花儿相提并论。我所谓的真正的花儿,就是那些纯粹为了观赏才培育出来的花儿。
偶尔在田边地头,也能看到零星的喇叭花,楚楚可怜的模样,在纤细的枝头随风摇摆,五颜六色的,倒也美丽。它虽然叫喇叭花,只是取其形似,当然并不能当喇叭吹。它除了观赏,似乎别无用处,很符合我对花儿的定义。
看到喇叭花,我就忍不住要据为己有。喇叭花反正没有主人,谁折它都行,它又不能反对。我的心里压力在于它在我们老家叫做打碗碗花,大人说折下这花玩儿,就会打碎碗的。
我很怕打碎碗挨骂,但还是没法控制折下花儿独占的欲望,就怀着忐忑的心情折下打碗碗花,万般小心地捧在手里,细心地呵护着,可它还是很快就蔫了,枯萎了,就算非常不舍,也只能一扔了之。
后遗症就是回家后,端起碗来吃饭,会用力地牢牢地箍着碗,唯恐打碗碗花的冤魂附着在碗上,碗会奋不顾身地挣脱,把自己摔个粉身碎骨。
这一幕从来没出现过。
就连这样野生的喇叭花,小时候也是不多见的。大人都太勤快了,喇叭花出世不久,就被大人拔下来当猪草了,能有幸活到开花的就不多了。
对花儿的渴盼,让我对狗尾巴草都情有独钟。狗尾巴草毛茸茸的穗儿,我也把它当花儿欣赏了。拔下一撮,扎成小动物的形状,也能把玩很长时间。

后来,在城里的花园里第一次看到为了观赏种植的木槿,简直让我惊艳。
其实,那个时候的木槿好像只有单一的品种,开单瓣的粉色的花儿,不像现在的木槿,花儿的颜色很多,单瓣重瓣也不同。
这么好看的花儿开在花园里,过来过去的人们却视而不见。我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它们,不舍得移开片刻。不得不离开时,我就东张西望,瞅瞅四下里没人,就跳起来摘一枝连枝带叶的,藏进袖筒里带回去,插在水杯里,也能痴痴地看半天。
我总想把这些花儿折下来据为己有,还是因为少见吧。

涨姿势的图片 第2张

现在,走哪都有花,四季不断,比木槿讲究的花儿也不少,硕大的芍药,雍容的牡丹,连成花墙的月季……就这么随意地开在路边街角,而我再也没动过摘回家独享的念头。若实在心仪不已,那就买一束插在家里,十天一周厌了再换一种,还能满足我喜新厌旧的心理。
不想插鲜花也行。早市上买菜时顺便带一盆回来,一盆文竹才五块钱。换个漂亮的花盆,摆在案头,就能无穷无尽地观赏下去。大一些的绿植,或者正在花期的盆栽花卉,也花不了几个钱。

如今还有不少花店提供送花服务,便宜的只花50块钱就能买到月卡,每周4种不同色系鲜花,周周不重样,而且还送花上门。
毕竟不是多大的花销,一周也就十来块钱,就能天天和鲜花面对面,何乐而不为呢?
估计越来越多的人会慢慢接受这种消费习惯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花儿慢慢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