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的人和诗——致农民诗人郭秋梅

郭秋梅有两个身份,农民和诗人。她从来不因自己的农民身份而自卑,从她的诗歌中就能读到。如同走进稻田麦地,泥土和庄稼的气息扑面而来;她似乎对自己的诗人身份不太确认,像缺少关爱和自信的乡里孩子,总是远远地站在墙角,看小伙伴们作游戏并热情地鼓掌。这都是朴实和谦逊的本质使然,她不敢奢望这付“傻样”会赢得别人的欣赏和尊重,更不敢奢望自己的名字前会加上“诗人”这个高雅的称谓。但这些都是确切的,我在读她的作品时就有一个感觉——她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农民诗人,只是不确定她先是农民再是诗人,亦或先是诗人再是农民;一切都很自然,生活把她塑造成了诗人。

也许是自己的偏爱,我喜欢所有本色的人,就像喜欢不染发、不装嫩、不虚伪、不张扬的男人一样。人的外表是可以装饰的,但年龄和衰老是公平的,装饰的结果总是自己受累。写诗亦然,技巧不胜真情,掩饰不如本色。

涨姿势的图片

2019年新春,《洋县文艺》用郭秋梅的一组诗作为头条,并在“本土经典”招牌栏目隆重推出,这是《洋县文艺》史无前例的。如果这也算的上一种荣耀,那么,写出这些诗的她值得拥有。照惯例,一本综合性刊物,一般不用诗歌作头题;“本土经典”也只选发本土作者在主流刊物发表的代表作品。然而,这次破例,于刊物是一种必需,于编辑是一种责任,我已经期待很久——何年何月,有土生土长的洋县诗人,携带着泥土气息和时代元素扑面而来。郭秋梅的出现,让我眼睛一亮。也只有如此隆重的出场,才能寄托我们对一位热爱生活、苦恋土地,几十年如一日的来自低层的农民诗人的敬意!

30多年前,我在编辑洋县第一本文学期刊《太阳风》时,秋梅还是一个十多岁的小女生。从大量来稿中我发现这是个为文学而生的女子,毫不犹豫地编发了她的处女作。此后,这颗文学的小苗有过短暂的如沐春风,写了不少山花般烂漫的习作。然而,人生的霜冻不期而至,凋落别无选择。初中毕业后,秋梅的命运和土地连在一起,在随后的打工潮中去远方漂泊,承受了一个农家女子所有的艰辛,文学梦从此破碎。

再见到她时,我已经认不出来——是冬天的午后,一个朴素如庄稼似的中年女子,拘谨而矜持地叩门而入。她携带着寒冬的凛冽,俨然崖畔的一枝腊梅。我望着完全陌生的她,怎么也无法从记忆中辨认出来。在她耐心的叙述中,我才想起曾去石糟小学找她的情景。我们中间隔着一条河,30多年未曾涉足,真的太陌生了。

30多年,足以逆转一个人的命运,那个当年的文学女孩,走过了一条怎样坎坷的路?也只能用她的诗来表达(《走出去,别有一方天地》摘句):

这么多年/心灵困在一方沙滩/一任岁月的心头荒草漫漫/你没有在意上天的恩眷/把一支笔闲置成发间的簪/用冷漠的方式放孤了生命的小船/红笺不书缘深缘浅/蹉跎了多少岁月/生活才会如此骨感/压抑了多少天性/激情褪回到冰点/你一直自己画地为牢/把命运做成枷锁扛在肩/向黄土地索要生存/混凝土里搅拌不出日月星寰/曾在生命的绿色通道上淘碎金/蔬菜和汗水燃烧不化一个人的初心……

怀着为自己活着并写着的愿望,她再次走进诗歌。

我急切地想看到她的作品,当即向她约稿。很快,她发来这些诗,附了一段话:“读到你的近作,笔法带入感好强烈。小时候读你的《坪度行》,就感觉有一种和你去大山里逛了一趟的感觉。后来,我很少有机会读到你的作品,再后来,我再没有接触过文学,再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果然是泥土和庄稼似的本色,真水无香,没有任何矫饰,我喜欢。

读完她的诗,我回复一句话:“都看了,意料之中是诗与人一样朴素本色,意料之外是写得好到让我吃惊,我当年没看错你。”听上去有点夸张,但当时的感觉就是这样。
关于秋梅的诗,我无意过多评说,读者自有鉴赏。我想说的是另一些话题。她的诗再次见证了我的观点:心里有文学的种子,迟早会萌芽;天生是写作的料,什么时候都不晚。所以,我常会劝说那些被文学迷惑的不肯落地的青年人,把文学梦藏在心里,先打理好自己的人生,这个过程中的历练和积累,就是在为文学热身,待抽身而出时,文学会呼之欲出。秋梅在打工潮涌起之初,去广东漂泊五六年,作为生产线上的一个符号,她嗅过资本的血腥味,体验过漂泊流离的人生,在乡村经验与城市生活的对撞中,她的诗心获得了放飞的天空,质朴无华的文字中涌动着时代的心跳。遗憾生存的浊流,淹没了她的诗情,无缘抓住诗歌绽放的最好时光,失去了梦想成真的可能性。同样是打工妹出身的郑小琼,就是用诗歌敲开了命运之门。王十月等许多漂泊广东的文学青年,在“打工文学”的旗帜下,完成了化蛹为蝶的蜕变。

无论如何,这段打工生活对秋梅太重要了,她的人和诗因此获得了开阔的视镜,内心沉睡的部分被唤醒。即使在她重返乡土,伺候庄稼的日子里,也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她了。

生命里有了在远方打拼的阅历,眼光和胸襟已经完全刷新,内心有了一个小宇宙,不管是面对生存、婚姻和文学,她都不卑不亢,自信满满地落地生根,清楚自己要什么,能得到什么,怎么去得到,不会迷失方向,更不会把自己低到尘埃里。

正是如此,我们熟悉的秦岭南坡的家园里的风物人情、乡俗民风、人心世相、爱恨情缘,在她笔下自有超脱凡俗的风采和气象。

她白天劳作,晚上写诗,往往是把农具当笔,或把笔当农具,与禾苗、泥土作深度交流。那时刻,大地上的事物还魂于她,借她的笔说出内心的话。她俨然土地的代言人,把它们的痛苦和幸福向日月星辰、山河岁月倾情发布。情至深处,她禁不住会大声朗诵,花草、树木、鸟儿都是她忠实的听众。这样的诗,最好是去田野和溪流边阅读,当然也可以在远方和异乡品味。

由秋梅想到许多“文青”的命运。在这个完全开放,机会和挑战并存的时代,见识和观念无疑决定一个人的起点和格局。如果是一个生来有灵思慧悟的文学青年,更应该走出家园,向远方开跋。“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这热词似乎就是对他们说的。普遍的现象是,去远方寻梦的人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自有这个时代应有的精神气象,也有更强的抗压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强调的见识和观念,最需要在漂泊中去完成。一个人在完全陌生,又激情澎湃的环境中,生命的潜能会最大限度地引爆,内心的顿悟和人生器局随之拓展。同时,也会在漂泊无常的生活中,最直接地体会到人生、命运、痛苦、幸福这些词汇的分量,对人性的诡谲、社会的复杂、生命的无常有更深刻的领悟。也可能在漂泊中遇见有缘的好人、高人和贵人,使贫弱的生命获得良好的营养,整体素质得以快速提升。所有这些,都是成为诗人和作家的有效历炼,生命的蜕变不定在哪个拐弯处发生。细心观察,但凡在避壤里有做出的人,大都有过“走出去,返回来”的人生经历,我们周围就不乏这样的例子。秋梅就是其中之一,她个性鲜明的诗就是见证。

事实上,一个人没见识比没文化更可怜,往往会坐井观天,画地为牢,满足于一个温饱有余的家,或在某个小单位享受的特权,其不知生活很丰富,人生很广阔,在这个有梦就能做的时代,完全可以飞得更高更远,活得更精彩。但前提必须是增长见识、改变观念。

既然出生地、家庭环境、教育背景不能选择,但有什么样的命运则握在自己手中。不必悲伤自己出生在僻壤,世界这么大,有梦想的地方就有阳光。不必报怨家庭贫穷,没有资源可以利用,你本身就是希望,只要足够励志,一切都可能改变;不必自卑学历不高,起点太低,这更不是问题,只要勤奋好学,奇迹总会发生。通向成功的路有许多条,属于每个人的各不相同。高质量的人生包括许多内容,放开眼光,迈开脚步,虽然一路坎坷,也是一路风景。

秋梅的诗已经传达出这种精神气息——走出去,别有一方天地!返回来,自有一种深度!如果说,秋梅已经完成了一次生存和文学意义上的出行,那么,精神的出行才刚刚开始。她应该有更灿烂的盛放!

秋梅和我谈讨过如何在创作中找到家乡与他乡、灰暗与光明、坚守与潮流、内心与俗世、平淡与传奇的出入口。我只能写意地回答她:“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每个诗人也是独立的,无可比性。把自己的能量和追求发挥到极致就好。我们生活在小地方,站在最低处,但不缺少仰望珠峰的自信,蓝天和大海属于每个人,我们的创作应该面向蓝天和大海,而不必局限于某个地域或某些人事,也就是尊从自己的内心,不必左顾右盼,面对大而多的存在,抬头挺胸走下去就好。”

秋梅有灵气和悟性,很快就读懂了:

走出去吧/无须再绑架灵魂/既然心一直都在琼天/为什么还要为童话里的女孩自艾自怨/即使没有水晶鞋/你赤足的舞蹈精彩亦然/毕竟向前奔跑算追梦/身后一段是人生……

是的,不论是生存的出走,还是灵魂的出走,只要迈出第一步,就会获得飞翔的自由!甚至出现奇迹。

读过秋梅这些诗,感慨颇多,顺便作几笔写意,作为对她的印象——

有一种女人,看上去孤独,内心却极丰富;看上去弱小,内心却很坚强;看上去单薄,肩膀却能扛住事;看上去矜持,心里却很有主见;看上去卑微,骨子里却很高雅;看上去平凡,却一点也不平庸;看上去有许多无奈,表现出来的却是十里春风;看上去天生的有点文艺,人生却能落地生根。她习惯站在远处看热闹,习惯把泪水变成活着的能量。自尊、自强和自立使她自有魅力,正所谓“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上,每个人都会迷惘,以不变应万变,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去融入时代生活,创造并享受生活,顺便营造一个诗与美的精神后花院,应该是对生命最好的交代。作家和诗人的劳动如果有什么价值,也应该是这样的。

秋梅一直这样努力着,已经曙光初显,她后来的作品都在不断突破自我。若用更高的期望来看,当然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具体地说,如何把那些来自土地的诗歌食材,进行艺术的深加工、精制作,使之成为带着独特气息的色香味俱佳的精神美食——融入土地与生命的疼感和时代气息,充满自信地用自己的作品与新媒体时代的诗坛交流对话,使之进入更大的市场和平台,应该是秋梅未来创作的突破方向。如果我对秋梅有什么期待,这就是。

当然,对于背负生活压力,已经不算年轻,也无意于名利的她而言,如果这样太过苛求,只需尊从内心,就这样开心地劳动、读书、写诗,让自己的生活像她的网名“野菊花”一样自然绽放已经很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本色的人和诗——致农民诗人郭秋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