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行之贵州的团餐(4)

据说贵州的饭菜都是我们吃不惯的又酸又辣的口味,加上后几天要吃团餐,为了不饿肚子,出发前大家互相提醒,或多或少都带了点吃的。
结果呢,带了两个桶面的同事,每天晚上都要像祥林嫂一般说一句:咱们把泡面吃了吧。都被我严词拒绝了。外边有那么多没吃过的东西,也有一些吃过了还想再吃的东西,干嘛要吃泡面呢?
到了早上收拾行李箱的时候,她一边把泡面塞进去,一边恨恨地说:下次出门,我再也不带吃的了。
那两包桶面,怎么带到贵州去的,又怎么带回家了。不对,桶面出门的时候可是周周正正的,回家呢,被挤压得有点面目全非了。
我还好,只带了一点小零食,很快就在爬山误了饭点的时候解决掉了,没成为负担。
涨姿势《阿瓦人民唱新歌》的图片 第1张
团餐嘛,大家都知道的,绝对谈不上好吃,饿不死而已。
团餐不含晚餐。第一天住下后,我们问酒店前台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她正在呼噜呼噜吃着牛肉粉,就热情地向我们推荐了一家牛肉粉店。
十一块钱一碗。这个价钱就别指望牛肉了,撑死也就象征性有三两个薄片吧。牛肉粉端上来后,上边的牛肉片出乎意料地多,贵州人民真是厚道。但因为我们都不能吃辣,牛肉粉的味道可能就大打折扣了。
没想到酒店把第二天的早点也安排在同一家牛肉粉店。端上来后,才发现跟昨晚我们吃到的牛肉粉,差别老大了,上边看不到任何牛肉的影子了。
我心里很踏实,没有一点疑问和不满:这才是团餐该有的模样嘛。
 
好像为了加深我的认识,在西江千户苗寨的早餐就是一锅少盐没醋的酸汤挂面。嫌没味道,桌上有榨菜,自己加。还好有一个鸡蛋,不至于挨饿,也保证了基本的营养。

涨姿势《阿瓦人民唱新歌》的图片 第2张

但贵州之行的团餐中,还是有两餐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还是在西江千户苗寨,我们吃的是苗家的长桌宴。长桌上一个酸汤鱼,三两盘菜。这样的饭菜实在没啥好吃的,但有其他特色啊。
三个盛装的少数民族女子,浑身挂满银饰头饰上有牛角的是苗族,其他的就不知道了。三个女子高声歌唱,挨桌给男游客敬米酒。她们唱歌谈不上什么技巧,但嗓门清亮,直冲云霄,循环演唱的是《阿瓦人民唱新歌》。还有三个男生跟在后边,吹着芦笙给她们伴奏。
我看了一阵子,发现她们的目标是男士。男士要么干脆拒绝喝酒,她们也不会纠缠;要么就一杯一杯地喝,心甘情愿地被她们“调戏”。
到我们这桌了。一男士不太坚定地拒绝了一下,一个姑娘在他身后一边唱着,一边用胯一下一下地撞击他的后腰,看起来是撒娇,却很有力道。他哪经得住这个啊,就喝下了一杯米酒。接着就热闹了,三个姑娘都举起手里的酒壶,由高到低,三把酒壶形成一道流水线,最上边的酒壶倒下的酒流入中间的酒壶,再流入最下边的酒壶,然后再源源不断地流入男士的嘴里。能清晰地看到男士的喉结一上一下飞快地动着——他努力咽着酒。
我在对面看着,只担心那个男士来不及咽下就被噎住了。
姑娘还会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捏住男士的鼻子,往下灌酒。她还会熟练地揉搓男士的耳垂。这都是她敬酒的方式吧。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没有,一个姑娘拿起筷子,夹了一根豆芽,送到男士的嘴边。她一边唱,一边不停地抖着筷子。抖的幅度相当大,男士伸脖张嘴转头努力去够筷子,样子很是狼狈,可姑娘就是不让他吃进嘴里。
当然,游戏总有结束的时候,男士终于把这根豆芽吞进了嘴里。姑娘最后给男士敬了一杯米酒,齐齐鞠躬让游客吃好玩好,去了下一张桌子,重复上演刚才那一幕。
吃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民族风情吧。虽然我自己不太能接受这一幕,单是看着就觉得很是别扭,但入乡随俗的道理还是懂得的。
 
第二次留下印象的团餐,在于盛菜的“盘子”。
这家饭店的菜不是一盘一盘端上来的,而是一次就端上了所有。穿着民族服饰的中年女子,端着一个硕大的圆形竹编笸箩,里边放满了食物,就这样一次性放在了桌上。这一笸箩食物看起来还是很有分量的,看来端菜的大姐都是臂力惊人的大力士。
笸箩上最夺人眼球的是一个艳丽的孔雀头,身子和尾巴处放着水果,就是几片西瓜和几串葡萄,但太有创意了。
笸箩里边铺着几个很大的深绿色树叶,有些食物就直接搁在绿叶上,比如染成红色的煮鸡蛋,蒸南瓜、煮玉米什么的;有些菜还是装在盘子里搁在绿叶上的。
东西好吃不好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餐具可是我以前从没见过的。
 
团餐难吃本就在意料之中,其他的也就没啥好说的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贵州行之贵州的团餐(4)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