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穿越时空的凝视

涨姿势的图片

历史的时间网格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能量,其遗存离我们也不是如此遥远。

按照自己的第一眼感受,给龙门石窟一些雕像胡乱题款,原本想弄出些荒诞感来幽默,谁知把古今的苟且混同起来,竟一点也不违和。

“黑社会”

宣称自己是打赢了的第一的某一武术门派

经考证,一照相就打“V”手势也有始祖

砸掉了标准答案的“填空题”

佛界里也有谁拳头硬谁说了算的规则?

“本店绝没有地沟油”

从龙门石窟出来,回望了很久,突然就生出一个困惑:几千年的文明史,我们又把人心、人性抬举了多少高度?
有点沮丧,也有些怅然。

一万八千年前,人开始住在山洞里,对衣不蔽体也没有建造工具的先民来说,山洞就是最好的安居与廉租房。
因为没有文字记录,我们也不知那时的人心是何等模样。

建造石窟的时代,我们已经能够看见人性的色调了。

眼前的龙门石窟并非石窟的源头。
石窟的样式来自印度,它是一种佛教古老的建筑形式。
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中国的石窟起初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就兴于北魏的这个洛阳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大陆四大石窟中石像最多的,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

大约是因为靠近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洛阳,依山傍水,风景非常优美的缘故。

石窟里历代都留下风格各异的作品,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想法和时尚。
它经历了两大石窟佛像建造高潮,一是北魏王朝,接着沉寂了将近一个世纪,直到唐王朝建立。
唐代从开国到盛唐的一百年间,龙门石窟迎来了历史上开窟造像的第二次兴盛时期。

北魏的风格和唐的差异就非常大。
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
能明显地感觉到,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
而唐人则以胖为美,它的佛像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

由敦煌莫高窟形成史我们得知,它的壁画石像大多并不是官家的打造,亦非佛家的刻意。
相当一部分是民间百姓的自发、自为。
“家窟”是其重要的一部分,标号220窟的“翟家窟”便是经典。

龙门石窟与之不同,此地离古代大都市洛阳仅12公里,“官样文章”就多。

成千上万的造像中,体形最大,形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的要数奉先寺主尊卢舍那大佛了。
卢舍那大佛位于龙门西山南部的山腰上,是一个南北宽近四十米的露天大龛,依山凿石而成。大佛通高十七米多,仅耳朵就有一米九。
在佛经中,卢舍那是佛在显示美德的一种理想化身。

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是唐高宗及武则天亲自经营的皇家开龛造像工程,工程设计和施工是由高宗亲自任命制定。
为此,武则天曾经捐出“脂粉钱二万贯”。
而当地更是传说卢舍那大佛就是武则天形象的化身。

卢舍那佛被赋予了女性的形象:面容丰腴饱满,修眉细长,眉若新月,眼睑下垂,双目俯视,嘴巴微翘而又含笑不露.
她庄重而文雅、睿智而明朗。

也许是刚从武则天陵区回转,大佛的形象、神情,看着竟感觉十分亲切。

佛教塑像意在引起崇奉者的崇高感,向往佛国世界。

崇高是夸大心声、心愿的回响,引发对被崇拜者的尊敬、迷信。
在这些庞然大物跟前,人就显得渺小而卑微。

倘若说起佛教遗迹的神圣,石窟要远比寺庙真切得多;但很奇怪,人们在寺庙里很肃穆,也很虔诚的烧香、跪拜,在这里却手舞足蹈,并无多少恭敬之意。

游人散乱而喧闹的画面让我感觉很有趣。

雕像的古老表情与时代的对照很鲜明。
那些个匆匆忙忙往来于历史陈迹前的表情各异的人们,被沉静的石像对比出浮华、浅噪、急切的尘嚣。

画面的启示意味浓重。

石窟雕像的目光都比较固定,凝视一个方向,这与希腊雕刻目光大都分散游离,避免死盯一处的情况恰成异样。

大约是由于雕像的用途不同所致。

希腊雕刻大多摆在露天公共场所,它要与四面八方来的观众”对话”,故目光不能死盯一处;而石窟雕像被限定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无须与更多的观众”交谈”,其交谈对象就是前来礼佛者,轮流接待。
要使对方感到亲切,表示愿意与之交谈,故目光不能分散,好像他在专心倾听对方的诉说。

立于石窟前,你不得不惊叹中国石雕艺术的精美与厚实,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每个只有2厘米。
无论大小,都非常讲究,尤其是细节雕写,丝丝入扣,栩栩如生。

石窟雕像,原本仅用于宗教意义,与当政者的主导大有关联。
我透过石像,努力去凝视着那些个设计、制作这些个石像的大师们,并深深表达敬意。
尽管千年前,他们仅仅只被人看作为工匠,而且名气并不显明。

他们的内心都有人性的标尺,刻出了想要的高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龙门石窟:穿越时空的凝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