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就预料到了自己会回国,而且找工作会有点困难

“我不知道我的故事里有没有那么多值得你写的东西。”

在电话里,胧月这样跟我说。

她的故事可以从两年前讲起,但其实从现在往回看,也可以。因为两年前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她想象的研究生生活,和她这两年实际过的研究生生活,非常的相似。

这也许是她担心自己的故事没什么值得写的原因。但正如我在前几篇故事里强调的那样,100个人的毕业有100种样子,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值得写。

“我本来想象的研究生生活就是这样的。”她说,“在小山村里,没啥可逛的,但很安全。每天的生活就是学习、吃饭。而且肯定也不会选系里那些我不喜欢的课。”

“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象太多东西。”

 

涨姿势的图片 第1张

 

胧月,研究生就读于美国某大学城市规划系,即将获得硕士学位。她现在已经回到了家,正在找工作中。她没想好要找什么工作,所以,打算什么领域的工作都投简历试一试。唯一明确的是不喜欢房地产行业,因为她曾经在房地产企业实习过,并不喜欢。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我喜欢什么”作为未来道路选择的指导,但其实,“不喜欢什么”有时候反而有更强的指导作用。如果你知道你在哪条路上可能会“踩雷”的话,那就避开它。虽然其他路上不一定就没有“雷”了,但避掉一颗是一颗。

两年前,胧月在自己未来硕士学校的官网上查项目信息的时候,可能就是这么想的。

“我听说某某学校的城市规划硕士,要深入美国本地人的社区,跟社区居民debate,但是这里不用,来了之后发现果然不用。”

跟本地社区居民debate,是“美国中心式”规划教育的体现。作为一个外国人,去和本地人争论,不是一件现实的事情。且不说本地人会不会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单是自己可能就要怀疑,“我只是一个来读书的学生,我真的应该介入这么多吗?”

她就读的这个项目并不是没有类似的实践活动,只是不强制所有人都参加。这个项目的培养方案里,很少有什么东西是“强制”的。也是因为如此,她可以在一个比较自由的环境里,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课,去体验自己想体验的东西。

比如她来的时候,也曾经纠结过“要不要做学术”的问题,但是探索了一段时间,她觉得,并不想。培养方案也完全没有阻拦她,她依然可以去选一些实用性强的、对职业发展可能更有帮助的课。

她也早就想过,自己在毕业之后可能会回国,并且找工作可能会有些困难。

毕竟留学生回国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选择,而找工作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硕士阶段只有两年,当学业花掉了大部分精力之后,留给自己探索职业生涯的时间很少。通过这两年就做好准备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的人当然存在,但这样的人,要么是幸运的,要么是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要么是其实心里并不满意,只是出于路径依赖、别无选择。

能够在求学期间就上一些实用性很强的课、能够从实习经历里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即使目前仍然处于求职状态,也已经是走在很多人前面了。

涨姿势的图片 第2张

 

那胧月在硕士期间的探索,有什么事给她带来了正向的反馈么?

也是有的。是她在研究生公寓里做社区服务中心助理的经历。

读硕士的第二年,她从市中心的一座小房子搬到了学校的研究生公寓区。

提起从前那栋小房子,胧月还是有很多事情想吐槽。

“市中心离大家太远了,我都没有机会认识新的人。”

“我已经想到了自己的社交圈子会很小,但没想到那么小。室友们都太忙了,不太理我。”

“从我个人的体验来看,我绝对不建议大家住在小房子的一层。”

“冬天的时候,外面下雪,屋里又阴冷又潮湿。”

……

但搬到居住条件更好的地方也有成本。所以,搬到研究生公寓之后,她开始在社区服务中心做兼职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前台,帮其他住户拿快递。

这份工作,让她突然间,从距离大家很远、“被动式离群索居”的生活状态,进入到了一个相反的状态里:每次上班的时候都会看到很多人,而自己的工作,就是为这些人服务。

这个模式给她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做的只是很简单的事情,但这个简单的事情对别人来说是有价值的。”

坐在前台的时候,她这样想。

“虽然我以后应该不会去做这样的工作,但能见到很多的人,能帮到他们,这个感觉就是挺好的。”

 

学生时代,我们的工作有三种形式。一是“找工作”,意即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二是“实习”,在自己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就进入一个类似职场的环境边干边学,为职业生涯做准备;三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费用负担参与的“打工或兼职”,不拘泥于形式,挣一些钱满足当下的消费需要。

一般来说,大家会认为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的联系是最紧密的,因为去找工作的时候,实习经历会变成简历上的一行字和获得一份工作的敲门砖。在理想状态下,你的实习和你找到的工作,会在行业上、或者核心技能上有联系。这当然是合理的。但在“找工作难”的大背景下,这样的联系,把“找一份好的工作”的压力,转嫁到了“找一份(甚至更多份)好的实习”之上。

“好的实习”不仅意味着认可度高、会受到未来的工作单位的青睐,也意味着,这份实习经历和用这份实习经历能找到的工作,对你来说是称心如意的。

而如果没那么好,你就会陷入一个两难的抉择:是选择路径依赖、就着这个不那么满意的实习找到一份不那么满意的工作,期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可以接受它、并且喜欢它;还是把之前的实习当作试错,放弃这个参照,重新去寻找一个可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

生活中,事事顺遂者少,必须要在这两难中间做一个选择的人多。何况疫情袭来,工作岗位减少,很多人连对“路径依赖”的幻想都被击碎了。

但在胧月的故事里,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在“学生”与“工作”的关系里,被我们忽视了的另一层联系。

从自己做的事情里感受到自己和他人的联系,感受到自己做的事情对他人来说是有价值的,这是她从兼职中收获的快乐。

这种价值感,是仅存在于“坐在前台帮人拿快递”的简单工作中吗?换言之,你从简单的工作里收获的,就是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完全脱节的吗?

胧月仍然处于求职状态,我也因为个人原因,还没有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但在社交媒体、一些亲朋好友的耳濡目染中,我隐隐地感觉到,未必。

或许,我们很难把这种体验和某一个具体的行业联系起来,谁也没法说清楚,哪份工作可以让你感受到和其他人的联结、哪份工作可以让你觉得自己有价值。

我们也很难通过告诉别人“我喜欢这种和他人的联系,我喜欢这种价值感”来找到一个工作,可能最后我们找到一份工作,还是要靠那些能写进简历里的东西。

但一份你能长久地做下去的工作,必定是在某些方面能够让你有所收获的。这种联结和价值感或许就是其中一个方面。

所以,多回顾自己的经历,多找一找自己身上那些可能没有被写进简历里的能力、追求、价值观,也许其中一些,就已经悄悄指明了你未来的方向。

我不知道胧月有没有想过我想的这些问题,但她想送给还没有毕业的人的一句话,和我的想法异曲同工:“All the dots finally connect. 时间会带你去你该去的地方。”

 

 

她自己说,到毕业的时候,觉得自己还没活明白,对人生还有很多担忧。

我说我觉得,能意识到自己还没活明白,其实也是一种能力。

因为那样的话,你就为你的未来留下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就能从你过往的经历中发掘更多的东西。

也许眼前经历的事情,两年前就曾想到过。

或许在这两年间也曾探索过、努力过,但没有找到一个“破局”的方式。

但这两年的时光从没有白费。你总有一天会在这两年的时光、以及过去的二十几年的经历里,找到一些可以串成一根线的点,顺着它走到你该去的地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我早就预料到了自己会回国,而且找工作会有点困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