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即是生命

涨姿势《中国古典四大名剧》的图片小米语文老师总是极爱给学生推销世界,推销知识。有一次上课,她突然想起让学生读读中国的“古典四大名剧”。巧的是,小米周末去买习题,在书店的角落里扫到了一本落满灰的大厚书,书名就是《中国古典四大名剧》

暑假里,没事干的时候,小米就捧着这本大厚书,稀里糊涂读完了《西厢记》

小米没有古典文学基础,看这本书还真有些费劲,但也真真切切发现了她的美: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虽然读得囫囵吞枣,但是张君端和崔莺莺的故事,还有那些让人又懂又不懂的词却深深印在小米的脑子里挥之不去。

开学了小米继续上课,大概其他同学没能象小米一样恰巧碰到这本书和那些剧目,或者他们没有小米和戏曲这么有缘分,反正在他们的谈资里没有西厢,没有牡丹亭。

上高中了,语文课本里有大量中外戏剧选篇。当然有小米自认为熟悉的《西厢记》。她惊奇地发现,怎么男主人公变成了张君瑞?小米无法接受,拿着那本《中国古典四大名剧》和老师对峙,非说是课本写错字了。最后肯定是小米输了,语文老师给小米找到了好些《西厢记》的版本,让小米接受了一个震撼的事实,原来她初中时遇到的那本书是盗版。

在接受事实之后,小米又在课本上学到了一个新名词,叫“元曲”。确切的说,是加深了对这个词的印象。因为她原来脑子里记得的“元曲”只是“散曲”,而“散曲”只是“元曲”的一种,另外一种就是像《西厢记》这样讲很长故事的形式,这种就是“元杂剧”的剧本。“元杂剧”是中国戏曲成熟样式的开始,原来小米看过的张君瑞和崔莺莺的故事,是戏曲的剧本。

自打知道《西厢记》是戏,小米总是有意无意去翻翻中央11台,想看到元杂剧《西厢记》的演出。时间长了,小米竟然成了戏曲频道的粉丝,也说不出为什么喜欢,就是觉得有种说不明白的美。

后来小米上大学,义无反顾选了和戏曲有关联的专业。专业课老师很遗憾告诉他们,元杂剧是什么样子已经看不到了,只在一些剧种中有些疑似的元杂剧元素罢了。可以说元杂剧的生命结束了。

可是小米觉得元杂剧的生命并没有结束,现存的元杂剧剧本我们还能看到一百多个。当读者看完之后,也许会讲给别人,也许会改成其他样式进行演绎。在遥远的百老汇舞台上,至今也有《中国孤儿》在上演,这不就是元杂剧的生命在流淌吗?

如今的戏曲舞台上《西厢记》被改编成多个剧种,甚至是影视作品,轮番上演,这不就是元杂剧的生命在流淌吗?

当小米无意间翻看了《西厢记》,把张君瑞——张君端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的时候,这不就是元杂剧的生命在流淌吗?

所以,小米想说,当你我翻开了那页书,元杂剧的生命就仍然再延续,死亡只是她的一段经历,永恒才是她的生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翻开即是生命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