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者的车窗阅读笔记

这几年出门的次数很多,从家里回学校,去杭州,去北京,又从这些城市回上海。离开一个地方时要带一本书离开。根路途长短选书。

比起高中来说,我读大学的四年真的算不怎么看书了,的确越来越张扬浮躁且放飞自我了。

庆幸的是身体在路上的时候,心灵反而能停驻一小会会,飞机火车动车高铁就成了我的书桌。这样的阅读,本身也是很美好的回忆。

以下是我精选的2019部分读书笔记,皆伴着车窗而来:

涨姿势《传奇的开篇》的图片 第1张
短篇小说

《万事通》 毛姆

据说是某些版本教材的课文。传递了非常鲜明的毛姆价值观的一篇短篇小说。卖弄令人不喜,但有眼力见可真讨喜。

《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 王小波

嗯,这个故事则是非常典型的王小波,读完通体舒畅。王小波的世界真的既波澜壮阔又轻盈浪漫,令我心向往之。

《齐玛蓝》 阿拉斯泰尔•雷诺兹

《爱·死亡·机器人》火的时候,我决定先看看这些故事的原著,看完之后对剧就没了兴趣,大部分都有种别出心裁的平庸。唯独《齐玛蓝》这个故事,在未来感与科幻感的表皮之下,真诚且原始,十分动人。

《牧者》 文珍

几年过去了,老舍文学奖最年轻得主的光环已慢慢褪去,但文珍在我心中依旧是当代最好的女作家之一。她看似只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但其实永恒探讨一个问题:成为你自己。这也是我经过自己的体验后更能感受到的,为什么在一段关系里人更容易发现自我。在《柒》这本短篇小说集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第二故事《牧者》,一段充斥着禁忌感的师生恋情。当然主角之间的感情是十分纯粹的,以至于整个故事读起来特别纯情,为爱而作的牺牲更像是因才华而惺惺相惜。或者说,这不是爱情,而是带着点Narcissus式的自我认可过程。故事话剧般地落幕了,不是匆匆结束,相反极具echo的仪式感,主角都成为且成全了自己。

涨姿势《传奇的开篇》的图片 第2张
中篇小说

《海鸥乔纳森》 理查德·巴赫

去年在北京旅行的最后一天,当时心情有些晦暗,于是在三联韬奋挑了本看封皮就觉得很适合逆境的书。的确没让我失望,这是一本关于自由、坚定和信念的逐梦之书。在夜晚的火车上,我摇摇晃晃看完了这个简短的故事,像给自己打了一针强心剂。我可真喜欢这样的小书,像《小王子》,用一些朴实的语言,说一些简单的道理。坚持自我,才能自在飞翔。

涨姿势《传奇的开篇》的图片 第3张
长篇小说

《大城小春》 小麦s

《大城小春》的里的爱情故事是那种看上去世俗但其实罗曼蒂克到极致,言情小说的男主角终于从硬件上的脱离现实变成了软件上——一个热爱自由、自我而不自私、有一颗赤子之心、富有激情与创造力又通透包容的陈易生。哎,真有人能等到那个和自己在一个世界所以可以互相理解懂得的人吗?言情小说就是容易让少女盲目相信爱情啊。去年一共认真看了三本言情小说,另外两本分别是《金山蝴蝶》和《樱桃琥珀》。前者是翻译腔的文笔,可以看出来作者历史功底相当不错,完美还原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旧金山,讲述了在种族歧视大环境下白人贵族与唐人街少女间坎坷的恋爱。后一本和《大城小春》一样是生活化的好看,讲述少女林樱桃从童年到青春期再到成为大人的故事,几次三番看哭我了。

涨姿势《传奇的开篇》的图片 第4张
诗歌

《澳洲小路》 松尾芭蕉

去年是做到了每天都有至少读三五首小诗,但也因此很少系统性的读某一位诗人。除了松尾芭蕉,一本《澳洲小路》啃了大半年,真的太难读了。一方面是因为语言,日本人的文言文属实拗口,另一方面是整本旅居札记都太苦了,真是一场文化苦旅,读着我就读不下去了。尽管徘圣为目遇之景所做的的俳句有许多都体现了豁然开朗之感,又或者幽阒淡然,但我更多的是感受到的还是他作为一个苦行僧悲天悯人的情怀,而非旅途带来的幸福感。我喜欢读完之后通体舒畅或者清淡忧伤的诗歌,太过沉重会让我久久难以释怀。

“共行九日。其间日曝雨淋,心神不恬,竟至染上疾病,旅途见闻全没记录。”

哎。我没有欣赏的心境,但还是要赞美松尾芭蕉与世间万物间的共情能力啊!他带来的痛苦,也是诗歌的一种力量吧!

“象泻烟雾濛/芙蓉颦眉冷雨中/愁似西施容

汐越浅滩里/鹤足一任海潮袭/瀚海满凉意”

《传奇的开篇》 西渡

《北大新诗》的主编西渡对1983年至1985年北大中文系涌现出的诗人的简单记述。在那个中国新诗黄金年代里,北大就像一个诗人窝,骆一禾、缪哲、麦芒、臧棣……诗歌精神从未名湖畔起,沿着贫瘠的土地伸展,直至新千年。《传奇的开篇》记载的就是北大32楼中文系宿舍的故事,是诗歌背后的诗人大学时代的故事。篇幅很短,茶余饭后皆可读。书里出现的西渡喜欢的程力的诗《节日之歌》,可以说是去年上半年里我最喜欢的一首小诗了:

三个节日的名字是三株槐/

三棵树的性别都是浓烈的酒/

少年的手指背向阳光/

猎人的枪口背向村庄/

涨姿势《传奇的开篇》的图片 第5张
其他

《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 卜寿珊

在杭州的时候,特地去逛了著名的晓风书屋,满店都是两宋之风,于是我也挑了本充满宋朝趣味的书。看美国人聊宋画。毕竟美国大学研究中国画的学者中厉害的很多。可卜寿珊让我失望了。这本书是她的博士毕业论文,通篇就是简单整理北宋以来名家对文人画的看法,却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我的期待值并非一本入门读物。但确实很适合推荐给想要了解绘画艺术在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有着什么样的地位,而画家的身份又起了什么作用的人。毕竟,作者还是梳理得相当清晰的。

《爱的艺术》 弗洛姆

高中时,课文有一篇是选自这本书,于是便买来了。当时读着心里就很觉不适,现在想着自己也是经历过爱情的人了,重读竟然依旧是强撑着才看完。事实上,读早期心理学著作总是让我不适,不局限于弗洛姆。大概在于生物学发展得太晚了,于是一堆建立在神学、道德和伦理之上的理论,由于缺少更科学的依据,总显得有些迂腐。但那些叙述中体现的逻辑又总会让我信服。冷静过后思考,惊觉人类是这样发展过来的。书籍本身就是一部人类史。

最后

祝愿大家:

年华持在手中,无需追忆。

2020如此不美好,所以请你一定不要忘记。

下一篇推送应该就是刚好反过来。这段时间里没有机会出门行走,便有了大量休闲在家阅读时间的我,又读了些什么可以推荐给大家。

ps.既然都看到这了,最下方的广告也帮我戳一下吧!谢谢各位衣食父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拾荒者的车窗阅读笔记

赞 (0)